皖茶“添香”须提升市场竞争力

茶业是安徽省确定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 。 然而, 目前全省茶叶产量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三位下滑到第七位, 安徽省茶业资源优势需要进一步发挥, 发展速度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安徽省是全国产茶大省之一, 涉及全省58个县(区)300余万茶农, 全省从事茶叶加工经营的人员超过100万人, 茶叶收入在主要产区占当地农民收入20%以上, 重点产区达50%以上 。
2000年以来, 安徽省茶叶已连续8年实现增产增收, 去年本省口岸出口茶叶居全国第三位 。 然而, 与全国其他产茶大省相比, 安徽省茶业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发展速度相对滞后, 品牌影响力较弱, 经济效益不高 。
时值春茶生产季节, 采访人员走访了安徽省重点产茶区皖南山区的部分市、县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正是安徽省茶产业转“危”为“机”、重新洗牌的契机 。 振兴皖茶, 必须再练内功, 迈过“三道坎”, 破解“两张皮” 。
重生产轻市场
由于茶叶是皖南山区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该茶区各级政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以提升效益为目标, 对茶叶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一直紧抓不放, 其中仅无公害、绿色食品及有机茶园认证面积, 宣城、池州两市均达 65%以上, 黄山市则高达97.6% 。
然而, 皖南茶区的茶叶尽管原料好、品质高, 但在市场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主要体现在销售价格不高, 质价不符;市场份额不大, “卖茶难”现象时有发生 。 比如安徽省茶业最为发达的黄山市, 到去年底茶叶库存仍高达1.32万吨 。
皖南茶区年产干茶约4万吨, 大大小小的茶叶加工企业却有6000多家, 每家企业平均加工茶叶不足7吨 。 处于散、小、差状态的绝大多数茶叶加工企业, 由于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 往往导致行业内部产品的无序竞争, 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给皖南名茶造成“硬伤” 。

黄山市农委负责人认为:“重生产加工轻市场流通, 导致‘两张皮’现象 。 ”皖南山区有140余万茶农, 茶叶增收是农业增收、山区致富的重要基础, 各级政府对茶叶生产环节都不敢懈怠 。 而在茶叶统购统销年代, 皖南茶区一直是安徽省茶叶的主要出口基地, 目前茶叶出口仍占相当比重 。 欧盟、日本等执行茶叶农残新标准后, 我国茶叶出口的“绿色壁垒”日益增多, 这就迫使茶区从源头更加重视生产加工 。
有品种缺品牌
【皖茶“添香”须提升市场竞争力】 皖南茶区是国内名茶品种最多的产地, 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名列全国十大传统名茶 。 然而, 多年来皖南的茶叶常常被形象地比喻为“有姓无名”或“有姓多名” 。 有姓, 指有品种, 如毛峰、乌龙等;无名, 指茶叶没有自己的品牌;多名, 指一个茶叶品种多个注册商标 。 比如许多人在市场上购买黄山毛峰时, 只知道是黄山产的毛峰茶, 很少有人想到这是什么品牌的毛峰茶, 这就让消费者无法选择、更谈不上忠诚于某种品牌 。
已连续3年蝉联中国茶叶行业百强的休宁新安源有机茶开发公司, 茶叶60%以上出口国外 。 该公司总经理方国强深有感触地认为, 正是因为品种与品牌之扰, 导致皖南茶叶在国内市场上鱼龙混杂;由于没有知名品牌, 出口茶叶只能以原料茶为主, 不仅平均茶价大大低于其他国家, 而且受制于人, 难以开拓市场 。 天方茶业集团总裁、池州市茶业协会会长郑孝和认为, 现在许多上规模的茶叶企业虽然也注重品牌建设, 但仅仅为了多销售一些产品 。 我国茶叶企业应具有树立大品牌的思想, 从精神、文化和情感诉求方面深度挖掘茶叶品牌的文化内涵及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实施真正的品牌化战略, 成为行业的先头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