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周易》与茶道】
中国茶道, 自神农尝百草以来, 秉承《周易》包容万象的博大胸襟, 与医药融合, 与饮食融合, 与儒释道融合, 与诗书画融合, 从一片小小的树叶变为神圣之物 。 没有包容万象, 便没有繁荣昌盛的中国茶道 。 如今, 中国茶道已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让世界接纳, 又包容了世界 。
现代茶艺经营者, 在茶道与其它行业的融合之中寻找出许许多多的融合点, 也创造出无数新“卖点” 。 在这方面, 台湾茶界的同仁做得非常成功, 值得我们借鉴 。
生生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 。 生生之谓易 。 我所述的“阴阳合璧”, 其实质可以概括为“生命的结构” 。 《周易》的创始人最初的本义就是要进行生命的维持与提升 。
我认为, 《周易》是最贴近生活的科学, 它融合各种学科, 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 。 它之所以能贴近生活, 还在于它对生命的崇拜, 对“生”呵护 。 道家从《周易中》继承了“生”的追求, 重视养生, 重视对生命的爱惜 。 老子的“柔弱胜刚强”、“无为即有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等思想, 并不是消极弃世, 而是强调自身能量的保护和节约, 是一种“无本万利”或是“少付出多收入”的投资理念 。 所以, 道家不仅不消极, 反而是一种力求掌握宇宙之“道”的积极入世观 。
中国茶道的精神, 众说纷纭, 各有各的表述, 均是异曲同工 。 台湾陆羽茶艺中心提出的“美律、健康、养性、明伦”很有特色, 与《周易》的“生生”理念一脉相承 。
所谓“美律”, 美是茶的事物, 律是茶的秩序 。 事由人为, 治茶事, 必先洁其身而正其心, 必敬必诚, 才能建茶功立茶德, 洁身的要求及于衣履, 正心的要求见诸仪容器度 。 所谓物, 是茶之所属, 诸如品茶的环境, 所用的器具, 都必须美观, 而且调和, 从洁身、正心, 至于环境、器具, 务必合于秩序, 治茶时必须从容中矩, 连而贯之, 充分显示幽雅的律美, 造成至佳的品茗气氛 。 须知品茗有层次, 从层次而见其升华, 否则茶功败矣, 遑论茶德 。
所谓“健康”, 茶为健康饮料, 其有益于人身健康 。 家庭式开始, 拜茶饮茶, 一家大小健康, 家家健康, 乃至全人类健康, 就达到了“修、齐、治、平”的“生生”目的 。
所谓“养性”, 茶人必须顺茶性, 从清趣中培养灵源, 涤除积垢, 还其本来性善 。
所谓“明伦”, 就是把茶之功用推广为敦睦人际关系的津梁 。 古人的五伦十义(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友、弟恭、友信、朋宜、君敬、臣忠)可以作为一种借鉴, 现代人的“人本主义”更可以充分表达 。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不朽巨著《本草纲目》中, 收录了有关茶的药方计17个, 涉及内、外、儿、妇各科 。 民间便方中利用茶作为药用者更不胜枚举 。 茶道对人类生命的呵护, 生生不息;人类对茶道的顶礼, 也就代代相传 。
祝愿中国茶道有《周易》思想发祥, 有中华族精神的鼓舞, 一定不断弘扬, 香飘世界 。 ◎乾贞(中国茶文化专家)
推荐阅读
- 古诗村居内容是什么意思(古诗村居的全文)
- 猫咪时不时甩一下头
- 股票技巧之一:
- 上 《周易》与茶道
- 中国茶道的经典著述---《茶经》
- 下午喝绿茶 清肝又利尿
- 训练狗狗“躺下”的三大步骤,训练狗狗习惯戴颈圈
- 老茶馆常用器具
- 虚拟货币有什么?
- 说说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