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隋唐的租庸调】
文章插图
租庸调制,唐朝一度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疋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 。租庸调定须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破坏,租庸调法则失败,武周后由于人口增加,又不断土地兼并,公家已无土地实行均田制,男丁所得土地不足,又要缴纳定额的租庸调,使农民无力负担,大多逃亡 。安史之乱后,朝廷负担遽增 。唐德宗年间,改行杨炎的两税法,以征收银钱为主 。租即田租,每年要纳粟二石 。庸则是力役,每年替政府服役二十日,这项制度原本在隋朝开皇二年(582年)试行,原是役期一个月,三年(583年)减为二十日,也可用物品折抵役期 。调是户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 。除租庸调外,人民还须负担杂徭和色役 。本质上承袭了北魏的“租调”税收制度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7%9F%E5%BA%B8%E8%AA%BF%E5%88%B6
推荐阅读
- 传说的动物指什么生肖
- 阳光房贴膜真的隔热吗?
- 桥指的是什么生肖
- 万圣节是每年的10月31号吗?
- 在QQ游戏里,QQ跳棋和连连看游戏的背景音乐从哪里下载啊?
- 家庭KTV点歌机系统的歌曲全么?
- 我的世界端口映射没有效果。
- 忐忑不安这个词语的意思?
- 法语bonjour什么意思
-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错误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