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政治结构 , 貌似二元对等 , 行政事务管理由玉帝负责 , 另有一个平行的宗教事务管理层 , 由如来总负责 , 表面上互不相关 , 其实不然 , 如来时刻在关注和指导行政事务 , 当然都是大方向大原则的问题 , 比如平息孙猴子dong乱这样的大事 , 危急时刻还得如来这样的老同志亲自出手 。 因此 , 可以认为 , 如来的政治地位比玉帝高一个等级 , 天上地下他最大 。 也就是说 , 生物链的顶端 , 是如来 , 他可以决定一切 。
对于玉帝治理下的种种弊端 , 如来并非不知 , 只要不威胁到政权 , 只是不管罢了 , 但事情竟然发展到孙悟空造反 , 直接危及政权稳定 , 如来不能不对整个治理结构重新思考 。 经过深思 , 他下定决心 , 必须选拔新一代领导人 , 并重新梳理各方力量 , 该灭的灭 , 该升的升 , 扩大统治基础 , 使之能代表更多的阶层 , 把政权危机消弥于无形 。
君不密失其国 , 臣不密失其身 , 如来当然懂这个道理 。 因此 , 经过考查 , 他选定了座下弟子金蝉子作为新的接班人培养 , 借口他不听讲座 , 贬下凡去 , 让他投胎成为未来的唐僧 。 然后在盂兰盆会上借讲经的机会 , 言道有三藏真经 , 可以劝人为善 , 需得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 , 远经万水 , 到如来处求取真经 , 永传东土 , 劝他众生 。 这个所谓东土善信 , 当然就是金蝉子 。 当时观音菩萨就自告奋勇道:“弟子不才 , 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 。 “
如来见了 , 心中大喜 , 道:“别个是也去不得 , 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 , 方可去得 。 “菩萨道;“弟子此去东土 , 有甚言语吩咐?“如来道;“这一去 。 要踏看路道 , 不许在霄汉中行 , 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 , 谨记程途远近之数 , 叮咛那取经人 。 “
为什么观音自告奋勇呢?因为她也是这个接班人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之一 , 亲自送金蝉子投胎的人是谁?观音大士也 。 她去东土寻那个取经人 , 自然万无一失 。 为什么如来心中大喜 , 还特意嘱咐观音此去要踏看道路呢?因为观音神通广大 , 足智多谋 , 深通佛意 , 足以完成选拔新一代领导人和重新梳理各方力量这两个目标 。 也就是说 , 唐僧的取经也好 , 孙悟空等三人做徒弟也好 , 都是如来和观音一手安排 , 同时 , 八十一难也早就安排妥当 。
唐僧 , 即金蝉子 , 作为新一代接班人 , 有什么条件呢?换句话说 , 孙悟空为什么就不能成为接班人呢?说白了就是出身问题 , 孙悟空不过一个猴子 , 无根无基 , 修行不过三百来年 , 而唐僧乃金蝉子投胎 , 此前已经十世修行 , 转世之后 , 自幼即在寺庙修行 , 此所谓根正苗红 , 信念坚定 , 年资充足 , 合法性强也 。 据称唐僧是什么完美型领导者 , 悟空是力量型员工 , 什么团队组合等等 , 那是接近胡说的戏说 , 领导说你行 , 你就行 , 不行也行 , 领导说你不行 , 你就不行 , 行也不行 。 唐僧就是这样 , 在猴子的dong乱平息后 , 为了政权的长治久安而被扶上位的 。
推荐阅读
- 转载 外汇好文分享 只看日线图
- 《大观茶论》第二篇
- 《大观茶论》第十二篇
- 《大观茶论》第八篇
- 《茶经》卷下
- 《大观茶论》第六篇
- 茶书《北苑别录》
- 《大观茶论》第十一篇
- 转载 怎么才能做到健康饮食
- 转载 健康饮食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