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后飞雁原文、作者( 二 )


这是一篇念群之雁的赞歌,它表现的情感是浓挚的,悲中有壮的 。孤雁那样孤单、困苦,同时却还要不断地呼号、追求,它那念友之情在胸中炽烈地燃烧,它甚至连吃喝都可抛弃,更不顾处境的安危;虽然命薄但是心高,宁愿飞翔在万重云里,未曾留意暮雨寒塘,诗情激切高昂,思想境界很高 。就艺术技巧而论,全篇咏物传神,是大匠运斤,自然浑成,全无斧凿之痕 。中间两联有情有景,一气呵成,而且景中有声有色,甚至还有光和影,能给读者以“立体感” 。
全诗以孤雁象征自己 。诗写的是孤雁,无一字涉及诗人自己 。但通过这只不饮不啄、穿飞哀鸣、思寻伙伴的失群的孤雁间接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只身颠沛流离、怀念亲朋的情怀 。
创作背景 《孤雁》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 出川,滞留夔州 。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 。
作者 【孤雁/后飞雁原文、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