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什么?( 三 )


微生物寄生到宿主体内之后 , 操纵了宿主的行为 , 最终有利于自己基因的传播 , 这样的例子在自然界里比比皆是 。 例如弓形虫感染老鼠之后会使后者“壮起鼠胆 , 让猫吃掉” , 以便弓形虫进入猫的体内完成其有性生殖阶段(方舟子《壮起鼠胆 , 让猫吃掉》);一种被铁线虫寄生的蟋蟀会“跳河自杀” , 然后铁线虫从蟋蟀体内钻出来 , 进入水中完成生活史;“僵尸真菌”感染弓背蚁后使后者变成“僵尸蚂蚁” , 从而将后者带到适宜生长、繁殖的地方(方舟子《现实版的植物大战僵尸》);疟原虫和登革热病毒感染了传播它们的传媒昆虫之后 , 可使后者在叮咬脊椎动物(包括人类)时叮咬得更频繁、更久 , 从而有利于它们被传播到脊椎动物宿主身上;感染了疟疾的人或感染了裂谷热病毒的鸡、羊、老鼠比健康的人或动物更容易招引蚊虫来叮咬 , 这有利于疟原虫或病毒被蚊虫获得并传播给更多的人或动物——这类似于不带南黑病毒的白背飞虱更容易被“有毒水稻”吸引……
微生物操纵其宿主的行为和特性的现象如此丰富多彩 , 这让我们大开眼界 , 也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和探索生命世界和生物进化的奥秘 。 其中有些例子还跟人类的生产生活、卫生健康密切相关 , 因此具有现实意义 。 回到南黑病毒的话题 , 该病毒导致的水稻病害应该如何防治呢?用农药来杀灭病毒的传播媒介白背飞虱 , 可以防止该病害的传播和蔓延 。 目前人们已试验了近千个水稻品种 , 但尚未发现任何可抗南黑病毒的品种(尽管有些水稻品种抗白背飞虱 , 可以选用) , 更有效的方法是培育抗南黑病毒的转基因水稻品种 。 还有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携带病毒的白背飞虱不喜欢“有毒水稻”这一特性 , 在几株健康水稻的旁边专门种上一株“有毒水稻” , 利用后者散发的气味赶走带毒的白背飞虱 , 从而保护健康水稻不受感染 。 看来 , 南黑病毒尽管进化得如此成功 , 还是斗不过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 。
(作者: 铁冰)


以上内容就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什么?的内容啦 ,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