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公主》的“公主病”是咋回事?

在安徒生的童话《豌豆公主》中 , 公主被二十层床垫和二十层被子下的一颗豌豆折磨得全身疼痛、彻夜难眠 。 这听起来可能令人匪夷所思 。 不过 , 如果公主穿越到现代的大医院去就诊 , 一番身体检查过后 , 医生很可能会告诉她 , “你得了‘公主病’——纤维肌痛症” 。

莫名其妙的疼痛、夜晚的辗转反侧、伴随整日的疲劳感、四处求医却一无所获、备受身边人的冷嘲热讽???????纤维肌痛症不会破坏患者的身体 , 却可以毁灭掉患者的生活 。 但它也并非无药可医 , 只要及早到合适的科室就诊 , 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 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告别疾病的困扰 , 恢复正常生活 。
【失调的神经 , 扭曲的感觉】
纤维肌痛症的所有症状 , 都不是由真正的身体病变导致的 。 虽然到目前为止 , 科学家仍然没有了解纤维肌痛症确切的发病机制 , 但很多假设从一定角度解释了症状产生的原因 。 一般认为 , 纤维肌痛症的发生是以下几种因素在“兴风作浪”:
睡眠异常
对普通人而言 , 睡上一觉可能是舒缓疲劳的最佳方法了 , 但大多数纤维肌痛症患者都不能靠睡眠来恢复精力和体力 。 研究发现 , 纤维肌痛症患者的第4相睡眠(非快动眼睡眠)遭到了破坏 , 而第4相睡眠对舒缓一天的疲劳至关重要 。 对正常人的第4相睡眠进行破坏 , 也会引起纤维肌痛症的症状 。
神经递质失调
有报道称 , 纤维肌痛症患者脑脊液中5-羟色胺的代谢产物水平较低 , 而P物质的水平较高 。 5-羟色胺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信使” , 可以调节疼痛和非快动眼睡眠;P物质也是一种“信使” , 主要负责传递痛觉 。 这两种“信使”的异常可能会干扰大脑对疼痛的感知 , 从而参与了纤维肌痛症的发生 。
中枢敏化
中枢敏化指由于某些原因 , 大脑对轻微的疼痛信号或其他感觉(如加热或压力)过于敏感 , 并将其转化成剧烈疼痛的情况 。 在很多神经病理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中 , 中枢敏化常常作为“元凶”出现 , 纤维肌痛症也不例外 。 曾有科学家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纤维肌痛症患者大脑的活动情况进行了探查 , 结果发现患者大脑中参与疼痛产生的丘脑、尾状核和脑桥顶盖部的血流有所减少 。
【复杂的症状 , 多元的表现】
在上述一种或多种机制的共同影响下 , 纤维肌痛症患者可以出现多种症状 。 据权威内科学教材《哈里森内科学》 , 患者常见的症状和特点有:
全身肌肉骨骼疼痛:只要略微活动即可出现 , 并会持续存在;
关节痛和僵硬:常在早上出现 , 患者可认为关节肿胀 , 但检查并无异常;
容易疲劳:患者常因轻微活动而感到筋疲力尽 , 在睡眠后也会出现疲劳;
睡眠障碍:大多数患者有时会在夜间醒来(早醒) , 并很难再次入睡;
头痛 , 手足麻木 , 怕冷 , 记忆力减退和雷诺现象(皮肤苍白、青紫后潮红)也可以在某些患者身上出现;
在特定部位(压痛点)存在比正常人更强烈的疼痛反应 , 这也是诊断纤维肌痛症的重要标准之一;
患者常为中青年女性(男女发病比1:9) , 应激、焦虑、寒冷、天气潮湿或过度劳累时症状加重 , 而温暖的天气和休假有利于症状减轻 。
【艰难的求医路 , 饱受误解的生活】
由于纤维肌痛症症状的特殊性 , 几乎所有仪器都无法用于诊断该病 。 加之普通人甚至是医生对该病的不了解 , 患者往往会误认为自己患上了器质性疾病 , 并辗转多个科室就诊 。 台湾纤维肌痛症委员会的调查显示 , 在台湾 , 67%的纤维肌痛症患者会出现肩痛、全身疼痛和睡眠障碍的症状 。 在得到明确诊断之前 , 高达91%的患者会认为症状来自于骨骼疾病、自体免疫病或精神心理疾病 。 62%的患者历经一年以上的时间才得到正确诊断 , 甚至有24%的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得到诊断历经三年以上的时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