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记忆源自大脑异常?( 二 )


虽然普赖斯可以回忆起, 11岁之后的任何一天是星期几, 但对于她出生前或者未来的某一天, 她却没有这样的能力 。 从青春期前开始, 普赖斯关于生命中所有日子的记忆, 变得具有高度组织性、可随时获取, 并且十分精确 。 在我们接触到普赖斯之前, 还没有人研究过这种记忆——我们称之为“超级自传体记忆”(highly superior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缩写为HSAM) 。 现在, 我们正在进一步探究HSAM的心理学和生物学机制, 希望通过研究HSAM帮助我们解开记忆机制之谜 。  
【超级记忆】
根据普赖斯的意愿, 几年来我们都用化名“A?J”来称呼她 。 2006年, 我们发表了一篇有关她的超级记忆的文章, 这篇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 那一年的4月19日和20日, 我们受邀参加了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的一档节目 。 2008年, 普赖斯终于决定揭开自己的神秘面纱, 发表了一本回忆录——《不会遗忘的女人》(The Woman Who Can't Forget) 。
回忆录出版后, 另外一些认为自己拥有或可能拥有相似记忆力的人, 也同我们取得了联系 。 通过一系列严格测试, 我们又找到了5名拥有HSAM的个体 。 2010年12月19日, 这5个人做客了《60分钟》(60 Minutes, 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一档著名电视新闻节目) 。
在节目直播的几个小时里, 我们收到了几十封邮件, 发信者认为自己也拥有HSAM, 随后的几天内, 邮件数量更是达到了上百封之多 。 我们通过电话与这些人取得联系, 并就体育、政治、名人、节假日、坠机等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 对他们进行了提问 。
另外, 我们在研究中心进行了一个更为正式的测试, 招募了几十名与潜在HSAM拥有者年龄相仿的自愿者作为对照组, 并将男女比例控制在1:1 。 在测试中, 一些声称自己有超级记忆的人表现还不如对照组, 这说明虽然有些人认为自己有超级自传体记忆,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
接下来, 在测试中表现过人一筹的40多名测试者和对照组又参加了另一项测试 。 在这次测试中, 所有人要说出随机选定的一天是星期几, 那一天发生了什么大事, 以及他们在那一天做了什么 。 结果显示, 这40多名极有可能拥有HSAM的测试者, 比对照组表现得出色得多 。
【超强记忆源自大脑异常?】随后, 我们又让11名表现最优秀的测试者, 到研究中心做进一步测试 。 我们就5项个人经历进行了提问:小学的第一天、大学的第一天、18岁生日、离开家后的第一个住处, 以及大学最后一门考试的日期 。 测试结果显示, 这11名潜在HSAM拥有者的得分达到了85分, 远超对照组的8分 。 由此我们可以肯定, 这11名年龄从27岁到60岁不等的测试者拥有HSAM 。
我们还试图通过一系列记忆实验来鉴别HSAM拥有者 。 在8项测试中, HASM拥有者只在两项测试中表现高于常人:一项是给人的面孔与姓名配对, 另一项是回忆见过的物体 。 但在这两项测试结果中, HSAM拥有者和对照组的成绩差别也不算悬殊 。 我们还通过另外一些特征来辨别HSAM拥有者 。 比如, 在这11名HSAM拥有者中, 有5名是左撇子——这一比例大大高于平均水平 。 并且他们具有比较明显的强迫症特征 。 在一对一面谈时, 他们都展现出了一些强迫症行为, 如必须将个人物品放在一起, 以及洁癖等 。
为了了解HSAM, 我们还要了解一个更深层的问题, 即这种记忆的差异是否与大脑的差异有关 。 磁共振成像(MRI)显示, 在HASM拥有者的大脑中, 有几个区域与控制组是有差别的, 这些区域的灰质(gray matter, 一种由神经元构成的组织)和白质(white matter, 由包裹着白色、绝缘髓磷脂的神经纤维组成), 在面积与形状上都有别于控制组, 而且HSAM拥有者的大脑白质中, 神经纤维的结构更有利于大脑各区域间的信息传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