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智力就登顶了吗?
一则微博说 , 人的智力在22岁时达到顶峰 , 27岁就开始消退 , 有研究跟踪调查了两千名18岁至60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 , 发现 12项测试里 , 有9项的高峰平均年龄是22岁 。

文章插图
这条微博迅速得到上千转发 , 没到22岁的人大呼幸运 , “我还有几年可以抢救” 。 超过22岁的人眼含热泪 , “已经过了顶峰了” , “就让我越来越蠢地度过余生吧” 。
这则微博所述的研究和配图 , 来自林崇德主编的《发展心理学》 里“成年晚期的认知”一章 。 1933年 , 琼斯(A.E.Jones)和康拉德(A.S.Conrad)检测了10-60岁的1191人 , 发现智力最高峰位于19-21岁间 。 1932年 , 迈尔斯夫妇(Miles & Miles)检测了7-92岁的832人 , 发现智力最高峰位于18岁时 。 1944年到1955年间 , 韦克斯勒(Wechsler)发表论文称 , 男性25-34岁、女子20-24岁是智力高峰 。
【22岁智力就登顶了吗?】可见 , 确实有研究认为智力高峰位于22岁前后 , 不过 , 这些研究发表于五六十年前 。 经过这半个世纪的发展 , 心理学界对于智力有了更多认识 。 而每个人老去的方式也大不相同 , “22岁开始智力衰退” , 并不是一条铁律 。
智力 , 可以定义成一种“普适的心智能力(general mental ability)” 。 智力可以被间接测量 , 但所有测量都带有侧重 , 因此也都略有“偏见” 。 用上心理学家特曼修订的斯坦福-比奈的测试题 , 测出的就是一个人“心智年龄(mental age)除以实际年龄(physical age)的智力商数” , 又称T分数 。 用上比奈-西蒙测试题 , 测出的就是B分数 。 用上韦克斯勒的韦氏智力量表(Wes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 测出的就是一个人在同年龄中心智能力排位如何 , 也就是我们现在最常用的平均智商为100的智商值(IQ) 。 如果像英国心理学家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 Spearman)那样采用了统计分析方法“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 , 找出“影响着所有智力测试的因素” , 测出的就是斯皮尔曼命名的“普适智力因素(general intelligence factor , GMA)”,简称g因子 。
“22岁智力衰退”微博中 , 配图的横坐标是年龄 , 纵坐标就是斯坦福-比奈测题的T分数 , (从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 , 相关研究确实是很早之前的) , 当时对于智力的测量方式是最早的智商——“心智年龄除以实际年龄” , 这个方法容易在年幼时高估智力 , 因此在追踪测试一个人的智商时 , 也容易显得“小时神童 , 大未必佳” 。
现在认为 , 智力很可能体现了大脑对外界刺激的理解、评估和反应的速度 。 反应速度越快 , 智力就越高 。 而脑中的神经元决定了一个人的反应速度 。 神经元要迅速放电 , 要释放化学递质 , 要长出或者消除突触 , 都需要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 。 大脑如果受伤、生病、缺氧、衰老、发育不够、营养不良 , 都会影响脑中神经元 , 智力也就会随之下降 。 一只32岁的恒河猴大脑中的白质 , 就明显少于一只5岁的成年恒河猴 。
如果把人类视为大自然的一个“产品” , 那么这个产品在设计时并不是“百年耐用品” 。 大自然给我们的保修期差不多二十多年——足够把孩子生下来拉扯到能自己觅食了 。 等保修期过了 , 出点岔子 , 简直是天经地义 。 老年人会认知下降(cognitive decline ) , 因为包括神经元在内的很多细胞确实都老了 。 大脑里对记忆很重要的海马 , 对推理很重要的前额叶皮质 , 都会随着我们变老而发生功能变化 。 如果脑内蛋白质合成出错 , 还可能患上目前还是不治之症的阿尔茨海默病 。
推荐阅读
- 一读就错的50个历史人名?
- 丢掉这12种想法,生活就会更美好?
- 快速看懂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就是这么简单
- 教你怎样真正看懂股票投资中最重要的K线指标,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看懂了此文,你就是真正的炒股高手
- 如何穿出日系甜美风?跟着这样穿美就一个字!
- 衣柜防蟑螂小妙方
- 不知道白毫银针怎么泡?看这篇就行了!
- 猫吃喝正常就是打喷嚏
- 杂粮粥就一定健康吗?
- 弹性超好的鸡蛋就是人造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