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外语,不一定会交流?( 二 )


不仅中文有“言外之意” , 德语里也有“zwischen den Zeilen” , 说的就是字里行间 , 弦外之音 。 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 , 以及相应的幽默感 , 难以体会到文化的碰撞 , 交流的酣畅 。
而且每种语言有其各自的表达特点 。 能说英语的中国人有时候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 , 在某些时候用英语表达更自然和顺畅 , 这种差别不是来自语言上的缺陷 , 而是一种文化上的差别 。 中国人形容某种事情总是拐了好多弯 , 不轻易直接显露自己的好恶和评价 , 将写意发挥到了极致 。 古代 , 中国人写美女 , 不说她如何之美 , 也不说自己如何为之倾心 , 而是“沉鱼落雁鸟惊喧”;至今 , “说出来就没意思了” , “不识趣” , “不懂事”云云 , 强调的是可意会不可言传 。 在这种含蓄的文化环境中 , 表达好恶是一件困难甚至尴尬的事情 , 但换成英文表达却似乎更容易说出口 , 因为英文的文化环境不一样 , 人的某种表达障碍消除了 。 而且对于另外一种文化因为距离感 , 而少了些忌讳 。
有外语运用就有交流 , 有交流就有理解 , 更有分歧 , 甚至对抗 。
在德国Essen最近一次音乐节上 , 几位外国人转战各家酒吧喝酒 , 其中一位在德国呆了一年的黑山人被门卫拦在了酒吧门口 , 对方没有给出没有任何理由和交代 , 并挑衅说“你一口糟糕的德语” 。 这样的经历对于外国人来说是噩梦 。
而更微妙的是文化对抗 。
一德国男人和一中国男人聊男女关系 。 前者说 , “我不能忍受早上醒来而旁边睡的不是我老婆 。 ”后者一边说“我也是” , 一边窃想 , 有病啊!搞完就洗洗回家 , 干嘛还睡一晚?
最有力的文化对抗不是语言力所能及的 。 电影《老爷车》(Gran Torino)里 , Clint Eastwood饰演的沃尔特旁边住的是一家亚裔大家庭 , 他们说着自己的语言 , 和美国人不相往来 。 有天沃尔特硬汉般地吐了一口痰 , 坐在露台上的邻居老太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击了一口痰 , 其量之大 , 势之强 , 动作之敏捷 , 如当头棒喝 , 令英雄瞬即气短 。
邻居间可以不交流 , 可是相互做生意就麻烦了 。 德国人永远不知道中国人的“笑而不言”意味着什么 。 一位德国朋友向我求救 , 拥有一家视频制作公司的他 , 和一家庞大的中国通讯设备公司有业务来往 , 可在谈进一步合作时 , 却迟迟无法推进 , 对方从不说“不” , 当然也不说“好 , 这就办” 。 他们缺的不是翻译 , 而是文化理解 。 中国人有两套语言系统 , 一套是嘴上的 , 另一套是心里的 。
所以 , 学语言是一种语言技巧的获取 , 更是一种文化和规则的理解和获得 。
可对于中国人来说 , 最惊奇的发现莫过于西方人能学一口流利中文 , 能在短时间内学会普通话声调的人都是有语言天赋的人 , 同时也是聪明人 , 但有些人同时也学会了中国人的某些陋习 , 学会潜规则 , 学会送礼 , 城乡歧视 , 阶层歧视 。
而长期呆在西方的中国人 , 学会了规则办事 , 身心放松 , 假如再转战国内 , 免不了四处碰壁 , 手忙脚乱 。
所以 , 获得不见得全是好事 。 学语言 , 学好学坏 , 不看广告 , 看疗效 。
(选自: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 作者:张冬方)

以上内容就是懂外语 , 不一定会交流?的内容啦 ,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