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等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急啊~~~~


大气污染等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急啊~~~~

文章插图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有害程度 , 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的现象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 。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 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 。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 , 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 ,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 。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 , 而且含有机污染物 。随着人类不断开发新的物质 ,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着 。补充 大气污染指有害物质排入大气 , 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活条件 , 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核爆炸等)两种 , 且以后者为主 , 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 。主要过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 。影响大气污染范围和强度的因素有污染物的性质(物理的和化学的) , 污染源的性质(源强、源高、源内温度、排气速率等) , 气象条件(风向、风速、温度层结等) , 地表性质(地形起伏、粗糙度、地面覆盖物等) 。防治方法很多 , 根本途径是改革生产工艺 , 综合利用 , 将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另外 , 全面规划 , 合理布局 , 减少居民稠密区的污染;在高污染区 , 限制交通流量;选择合适厂址 , 设计恰当烟囱高度 , 减少地面污染 ;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 , 采取措施 , 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 。中国已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 并制订国家和平共地区的“废气排放标准” , 以减轻大气污染 , 保护人民健康 。形成条件 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越高 , 污染就越重念做指 , 危害也就越大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 , 除了取决于排放的总量外 , 还同排放源高度、气象和地形等因素有关 。污染物一进入大气 , 就会稀释扩散 。风越大 , 大气湍流越强,大气越不稳定,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就越快;相反 , 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就慢 。在后一种情况下 , 特别是在出现逆温层时 , 污染物往往可积聚到很高浓度 , 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 。降水虽可对大气起净化作用 , 但因污染物随雨雪降落 , 大气污染会转变为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地形或地面状况复杂的地区 , 会形成局部地区的热力环流 , 如山区的山谷风 , 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 以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 都会对该地区的大气污染状况发生影响 。烟气运行时 , 碰到高的丘陵和山地 , 在迎风面会发生下沉作用,引起附近地区的污染 。烟气如越过丘陵,在背风面出现涡流 , 污染物聚集 , 也会形成严重污染 。在山间谷地和盆地地区 , 烟气不易扩散 , 常在谷地和坡地上回旋 。特别在背风坡 , 气流作螺旋运动 , 污染物最易聚集 , 浓度就更高 。夜间 , 由于谷底平静 , 冷空气下沉 , 暖空气上升,易出现逆温 , 整个谷地在逆温层覆盖下,烟云弥漫 , 经久不散 , 易形成严重污染 。位于沿海和沿湖的城市 , 白天烟气随着海风和湖风运行 , 在陆地上易形成“污染带” 。早期的大气污染 , 一般发生在城市、工业区等局部地区 , 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大气中污染物浓度显著增高 , 使人或动、植物受到伤害 。60年代以来 , 一些国家采取了控制措施 , 减少污染物排放或采用高烟囱使污染物扩散 , 大气的污染情况有所减轻 。高烟囱排放虽可降低污染物的近地面浓度 , 但是把污染物扩散到更大的区域 , 从而造成远离污染源的广大区域的大气污染 。大气层核试验的放射性降落物和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可广泛分布在大气层中 , 造成全球性的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会导致人的寿命下降所谓大气污染就是指正常的大气中主要含对植物生长有好处的氮气(占78%)和人体、动物需要的氧气(占21%),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0.03%〉和其他气体 。当本不属于大气成分的气体或物质,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有机物等进入大气胡基之后,大气污染就发生了 。大气污染主要由人的活动造成,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包括路边烧烤)、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 。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光化学烟雾和卤族元素等)及颗粒物(粉尘和酸雾、气溶胶等) 。它们的主要来源是工厂排放 , 汽车尾气 , 农垦烧荒 , 森林失火 , 炊烟(包括路边烧烤) , 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对植物可使其生理机制受压抑 , 成长不良 , 抗病虫能力减弱 , 甚至死亡;大气污染还能对气候产生不良 , 如降仔配低能见度 , 减少太阳辐射(据资料表明 , 城市太阳辐射强度和紫外线强度要分别比农村减少10-30%和10-25%)而导致城市佝偻发病率增加;大气污染物能腐蚀物品 , 影响产品质量;近十几年来 , 不少国家发现酸雨 , 雨雪中酸度增高 , 使河湖、土壤酸化、鱼类减少甚至灭绝 , 森林发育受影响 。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当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 , 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空中与水蒸气相遇时 , 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 , 使雨水酸化 , 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 。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祸首 。酸雨会对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 ,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如: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损坏植物叶面 , 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 , 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饮用酸化物造成的地下水 , 对人体有害 。治理措施1979年11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环境部长会议上 , 通过了《控制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 , 并于1983年生效 。《公约》规定 , 到1993年底 , 缔约国必须把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为1980年排放量的70% 。欧洲和北美(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等32个国家都在公约上签了字 。美国的《酸雨法》规定 , 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 , 二氧化硫排放量要由1983年的2000万吨/年 , 经过10年减少到1000万吨/年;加拿大二氧化硫排放量由1983年的470万吨/年 , 到1994年减少到230万吨/年 。目前世界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原煤脱硫技术 , 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 。优先使用低硫燃料 , 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改进燃煤技术 , 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例如 , 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 。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 , 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 , 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 。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 。目前主要用石灰法 , 可以除去烟气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气体 。不过 , 脱硫效果虽好但十分费钱 。例如 , 在火力发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 , 要达电厂总投资的25%之多 。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难之一 。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术不够成熟,如果使用会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费用十分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