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多少天的天气预报才靠谱?】以前,人们都是从电视上获得未来3~7天的天气信息,不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 。 网络和手机应用软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天气预报产品,其中不乏号称能预报未来15天,甚至未来30天内天气状况的产品,让人眼花缭乱 。
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对很多天以后天气情况的预测能准确吗?以现在的天气预报水平,究竟能预报未来多少天的天气状况?
文章插图
大气出了道“难题”
目前,全世界普遍采用数值天气预报技术来预测天气 。 科学家把大气当成一种流体来对待,通过建立大气的运动方程组,用“解方程”来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 。
然而,大气运动的情况非常复杂 。 在数值天气预报技术中,得出预测结果所依据的方程组,是由连续方程、热力学方程、水汽方程、状态方程和三个运动方程构成的七元非线性方程组 。 要解这个方程组,计算量之大和运算过程之复杂,可以说达到了“恐怖”的程度 。 即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巨型计算机,面对这种计算也会“发怵” 。
因此,在“解方程”的过程中,科学家不得不简化方程组——否则就无法计算 。 可是对相关参数进行取舍的过程,必然会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 取舍过程越不恰当,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就越低 。
扇动飓风的蝴蝶翅膀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可以引起两星期以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
这就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发现的“蝴蝶效应”,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混沌现象”之一 。 洛伦兹发现,在某些情况下,误差会以指数级增长,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运动过程的不断推移,会造成巨大的后果 。 这在大气运动过程中表现为,即使各种误差和不确定因素的强度非常弱,也有可能积累起来,经过逐级放大,达到能左右大气运动的强度 。
在理想的大气方程组之外,有无数只“蝴蝶”在扇动着翅膀 。 如城市热岛效应、工业排放所带来的温室效应,以及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因素,它们都会对天气的变化产生影响 。 植被、水体等因素也在时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并可能会影响天气状况 。 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无法在模拟运算中进行详尽的描述 。
很显然,当人们想预测未来很多天以后的天气时,相隔的时间越长,这些“翅膀”带来的影响就越大,预报的准确率也就越低 。
观测资料不完善
要预测天气,首先要观测天气 。
大家可能认为,我们现在拥有气象卫星、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等各种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和气象观测手段,观测天气应该不成问题 。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
第一,高精度的气象观测目前还无法覆盖所有地区 。 举个例子,海洋、沙漠和高原地区的气象观测情况就不尽如人意 。
第二,气象观测目前还无法做到“身临其境” 。 科学家进行气象观测时,都是从外部观测的,即使是使用气象卫星,也只能在距离目标气团几千米的地方进行拍摄并传回相关资料,而且传回的数据有时候也存在误差 。 比如台风,科学家目前主要还是通过外部观测来分析它的运行数据,很少能做到深入其内部来观测 。
第三,大气层是一个三维空间,而我们的自动气象站大多数都位于地球表面,很难测出大气垂直方向的物理参量数据 。
第四,现有的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也存在缺陷 。
推荐阅读
- 那些好玩的漫威游戏
- 5大改变未来的超难科学挑战是什么?
- 在夏天,男性精子的活力最强?
- 有史以来最长的刑期是多少年?
- 夏天锻炼腹肌,有哪些要点?
- 游泳要注意什么问题
- 天宁寺游览攻略
- 春天哪些花容易扦插成活
- 小狗生下来几天睁眼
- 小金鱼一天吃几粒鱼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