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齐安郡晚秋古诗带拼音版( 二 )


前一联,诗人以一个悠然注目于柳影的形象将自己的精神风貌、心境、环境概括地传写出来,下面四句则选取不同的生活场景具体地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情趣 。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写诗人白天流连于山水之间、啸歌于林泉之下的情景,流露出淡然自足、乐在其中的意趣 。
“雨暗残灯棋欲散,酒醒孤枕雁来初”,写诗人消磨漫长秋夜的情景 。秉烛对局,本为清雅之事;然而“雨暗”、“残灯”,那投射在零散棋盘上的身影显得多么孤寂 。“酒醒”一句使人想到酒醉的情形:罢棋之后,独对残灯,自斟数杯,意为消愁驱寒,不期大醉 。此刻醒来,辗转床第,听着声声雁啼,更感孤寂难耐 。“棋欲散”与“雁来初”相对,从低头所见转到倾耳所闻,场景的转换,使人意会到:就在这寂寞清冷之中,漫长的秋夜悄然度过了 。
以上三联以散淡的笔法描写日常生活场景,画面的转换是平缓的,其语调也是平静的,诗人不平静的情感隐藏在画面之中 。而最后一联,笔努一转,画面一下子跳到往昔,情感的流动也猛然加快了:“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可怜啊,当年赤壁争雄的渡口,如今只有穿着蓑衣的渔翁在那里垂钓 。言外之意,我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如今被排挤到黄州,不得不逍遥于山水林泉之间,与樵夫渔翁为伴了 。昔日英雄而今安在,往日壮志而今难酬 。一声喟然长叹,将诗人不得意的情怀婉转深沉地倾诉出来 。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是:虽然表现落寞、抑郁的心境,却用笔轻淡,写得意趣悠闲;不是正面抒发情感,而是将内心的苦闷隐藏在一系列意境清幽的画面之中,让人去细细体味 。全诗笔意流畅,神韵疏朗 。
创作背景
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年)春出守黄州,到会昌四年(844年)九月迁池州刺史,在黄州约两年半 。这首诗就是杜牧在黄州时创作的,是为抒发其壮志难酬之情 。
作者简介
【杜牧齐安郡晚秋古诗带拼音版】杜牧(803~853年),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以济世之才自负 。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 。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 。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