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为什么也会出汗?

我们知道 , 人或动物在高温的环境或进行剧烈运动后 , 都会出汗 。 人通过体表的汗腺排出汗污 , 耕牛趾间的皮肤和口、鼻的汗腺是它们御热的部位 , 猪、狗、猫等动物没有汗腺 , 则靠舌头排出体内多余的热量 。 兔子御热的"工具"是两只长长的、血液流畅的大耳朵 。 那么植物呢?在炎炎的夏季 , 它们也会排汗吗?答案是:植物也会"出汗" 。
春末、夏日、秋初的清晨 , 正是气候潮湿、气温凉爽、空气清新的时刻 , 但如果你晨练时来到大自然 , 就会发现一种奇妙的现象:许多植物如栎树、苦楝树、黄果树、樟树等高大乔木 , 水稻、高粱、玉米等禾本农作物 , 西红柿、辣椒等蔬菜 , 夏士莲、滴水观音等观赏植物 , 它们均"怕热" , 从叶尖或叶缘淌下一滴滴"汗珠"来 。 这些"汗珠"在阳光下一闪一闪 , 犹如夏夜里的群星 。 "汗珠们""挥汗如雨" , 第1滴从叶上掉下后 , 叶尖马上又形成第2滴"汗珠" , 体积再逐渐增大 , 掉下 , 然后第3滴、第4滴 , 嘀嘀嗒嗒掉个不停 。 许多人会问 , 难道这不是露珠吗?怎么能把露珠当汗珠呢?

植物为什么也会出汗?

文章插图

其实不然 , 露珠是指凝集在地面及地上物体表面的水珠 , 通常在晴朗少风的夜晚出现 。 而那些植物叶子上冒出来的"汗珠" , 它们掉落后马上又会冒出新的"汗珠" , 如此反复 , 显然不是露珠 。 况且 , 露珠的水滴很小 , 一般会覆盖整张叶片的表面 , 而不会从叶尖滴落 。 很明显 , 我们所见到的水滴就是从植物体内流出来的"汗水" 。 有科学家做了化验 , 发现这些汗水里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和其它物质 , 就跟人类的汗水一样 。 那么 , 植物为什么会在凉爽的清晨反其道而行 , 那么"怕热"而"汗如雨下"呢?
【植物为什么也会出汗?】原来 , 植物通过根部大量吸水 , 是需要排出体外的 。 白天 , 它们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 叶面上的气孔张开着 , 大量的水分就通过这些气孔蒸发掉了 , 所以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它的"汗水" 。 可到了晚上 , 气孔"打烊"、"歇业" , 全部关闭 , 而根却仍源源不断地在吸水 。 这样 , 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会过剩 , 膨胀 , 进而寻找出口 , 于是叶尖、叶缘上的"水孔"就成了它们的"闸口" 。 这些水孔位于叶片的尖缘 , 与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相通 。
植物生理学上 , 科学家们把植物的"出汗"称为"吐水" 。 据观测 , 芋头的一片幼叶在适合的条件下 , 一夜可"吐"出150滴左右的水 , 一片老叶能"吐"出190滴左右的水 , 水稻、小麦等吐水量也很大 。 透过"吐水"现象 , 我们发现:植物"吐水"越多 , 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就越多 , 根系就越发达 。 这说明 , 吐水是植物健壮的标志 , 是农作物高产和树木繁茂的基础 。 对于被移栽不久的农作物 , 如果开始"吐水"了 , 就说明它们已经成活了 。
人类还利用植物的"吐水"为自己服务 。 说来也奇怪 , 许多植物的"汗水"里竟然含有特定物质 , 如白桦、糖槭、棕榈树含糖 , 一般通过"排汗"的方式来排出 , 这些"汗水"香甜味美 , 早在远古时就被人们用来酿酒、熬糖 。 每年春季 , 一株白桦树可"排汗"150升 , 一株糖槭可排汗360升 , 一株金边龙舌兰可排汗1000升 , 一公顷桧树每年可释放出挥发油达30公斤 , 一公顷白藓可分泌浓烈的挥发油达数百公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