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 , 一则“美国一男孩感染‘食脑虫’不治身亡”的新闻 , 在短时间内迅速登上了各大网站的热点话题榜 , 新闻中所提及的“食脑虫”——福氏耐格里阿米巴(Naegleria fowleri)尽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罕见 , 但它极高(常>95%)的病死率还是给不少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而除了它之外 , 拥有可怕致病潜力的病原体也同样不在少数 , 如何应对这些病原体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 , 依然是公共卫生部门的一大难题 。
高致病性禽流感
作为每年都要有小范围流行的季节性疾病 , 我们对流感实在是太过熟悉 , 以至于不少人都低估了它的破坏能力 。 然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 , 流感每年的季节性流行就造成了300万-500万例严重并发症 , 其中25万-50万人死于流感 , 其威力可见一斑 。 更令人头疼的是 , 流感病毒由于自身组成的关系(详见文章《药物预防流感 , 真的可行吗?》) , 导致其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 , 而变异不仅仅可以帮助新的流感病毒获得耐药性 , 有时甚至可以改变病毒的致病能力、威胁性等指标 , 使预防工作更为复杂 。
就在最近几年 , 人类应对流感病毒的“战线”又迎来了全新的挑战:禽流感病毒 。 以往学界认为 , 绝大多数禽流感病毒可以引起禽类动物的流行性感冒 , 并且具有一定的传播能力 , 但跨物种(即从禽类传播到其他物种 , 例如人)传播能力往往有限 。 然而1997年中国香港出现的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病例(这也是禽流感病毒首次感染人类) , 却令这一说法受到了动摇 。 此后的2003年到2004年期间(也就是SARS冠状病毒流行的时间段) , H5N1禽流感病毒再次大规模流行 , 并借此传播到了欧洲和非洲 。 有趣的是 ,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 H5N1禽流感病毒传播到海外之后在某些地区倒是扎稳了根基 , 时不时还会在禽类中间引发流行 。
不过 , 令公共卫生学者担心的可不止于此 。 H5N1禽流感病毒不仅仅具有跨物种传播能力 , 它还是一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 根据WHO的定义 , 禽流感病毒的“高致病性” , 即指该病毒在部分禽类中可导致短时间内的高死亡率(最高为48小时内死亡率100%) 。 而在后来的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病例之中 , “高致病性”带来的恐怖后果被再次证实:中国从2003年到2012年9月20日共确诊43例H5N1禽流感感染者 , 其中28例死亡 , 死亡率高达65%以上 。
高致病性禽流感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可怕的死亡率 , 主要是因为它侵入人体后具有独特的生物行为 。 例如H5N1禽流感病毒在感染患者后 , 会经历2-8天(最长可达17天)的潜伏期 , 随后便是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呼吸窘迫、咳痰、缺氧)以及各种并发症 。 更为可怕的是 , H5N1禽流感病毒往往能在患者体内诱发严重的免疫反应和免疫系统紊乱 , 从而产生足以致命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细胞因子风暴”(免疫细胞由于功能紊乱而大量无序释放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的物质 , 引起全身性的剧烈炎症和器官衰竭) 。
产毒素大肠埃希菌
作为医学和生物学领域最为著名的“龙套哥” , 即使是不少普通人也都对大肠杆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俗称)这个名字耳熟能详 。 大肠埃希菌既可以作为肠道菌群的一部分 , 也在不少自然环境中生存 , 还是一些药物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帮手” 。 不过在某些时候 , 它的一些种类也可以引起人类疾病 , 例如著名的“旅行者腹泻”(旅行途中由于食物卫生等原因引起的上吐下泻)大多便是由致病大肠埃希菌引起的 , 当然 , 这也是一种只需口服抗生素即可治愈的无关痛痒的疾病 。
推荐阅读
- “喝酒脸红”和“喝酒脸白”,谁更能喝?
- 一起来做个思想实验:我是谁?
- 东方美人“鼻祖”邬君梅,又穿旗袍了
- 为什么“多喝酸奶有益身体健康”?
- “程序猿”的颈椎病,是仰头还是低头造成的?
- 信息技术无孔不入的今天,为什么还会出现“幽灵船”?
- 罗汉松的种子真能帮你“返老还童”?
- 击落马航MH17的,到底是哪种“山毛榉”导弹?
- 人体这些部位,还是“脏”点好?
- “忘穿秋裤”会招来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