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们总是那么好奇?

好奇心是人类对知识无休止追求的驱动力,虽然科学家们认同这一点,但他们目前对好奇心由何而来,又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却了解甚少 。
最近,科学家们又在Neuron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于好奇心的来源和目的的最新研究,他们认为人们一直无法就好奇心的来源和目的达成一致,可能是因为大家对好奇心的定义不同 。 传统的观点通常将好奇心定义为"获取信息的驱动力",但现在科学家们认为人们需要将这个定义再扩展一番,以便更好地了解好奇心的来源及其功能和运行机制 。 在原有的简略定义的基础上,科学家们将好奇心的目的补充解释为“激发人们索求和学习知识” 。 过去的研究发现好奇心会增强人理解并记忆信息的能力,但新的定义意味着好奇心还拥有更多更复杂的功能 。

研究成果显示,当人类的好奇心被勾起时,人脑将进入一种被激发学习行为的状态,这种状态表现为:分泌多巴胺的反射弧活化,海马体与记忆形成关联的区域激活等 。 此外,在人类对好奇心的定义更为宽泛的基础上,科学家们观察了其他动物物种中的类似现象,以此了解人类的这种寻求信息的冲动(即好奇心)是如何在进化中获得优势的 。 例如,在这种定义下,即使是低等的蛔虫都能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好奇心的生物,因为它在开始觅食前倾向于先探索周围的环境,从收集环境的信息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到关于食物的信息内容 。

科学家们认为,好奇心是推动人类实现进化的方式之一,因为目前的研究都表明具有好奇心的有机体会因好奇而收集更多的信息,做出对自身有益处的行为,并得到能力的提高 。 也就是说,人类或其他物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获得的信息越多,就越能做出更好的决定 。

当然,科学家们也承认,这种在好奇心作用下对知识的追求可能带来负面后果 。 例如,人的这种爱管闲事和渴望探索奥秘的心态有时候会让自己陷入险境,"好奇害死猫"的俗语也是由此而来 。
【为何人们总是那么好奇?】相关文献:[1] Celeste Kidd, Benjamin Y. Hayden | The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of Curiosity | Neuron | Volume 88, Issue 3, p449–460, 4 November 201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