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牛兆濂出生在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新街村 。据说在他出生时,父亲牛文博曾梦见宋代理学家“濂溪先生”周敦颐来到家中,便给儿子取名“兆濂”,字“梦周” 。牛文博也读过几年书,因为家里穷,辍学做了生意,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极重视 。
牛兆濂小时候就是乡里出名的“神童”,21岁时考中举人,却因要赡养父母,没有去北京参加会试 。26岁时他北上三原县,拜理学家贺瑞麟为师 。贺先生提及此事 。他说这是奉母亲之命(当时父亲已死),母亲只要我学做好人,其他的不指望 。贺先生指点他遵闷嫌循程朱理学之路,他自此专注儒家为己之学,身体力行 。
儒家的关中学派注重格物致知、经世致用,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 。牛兆濂一生也奉行“学为好人”之道,有求必应,德行乡里 。1900年,关中遭遇大饥荒,牛兆濂不辞辛劳,主动站出来主持蓝田全县的赈恤救济事务,做事极为清正 。他儿子想在赈济局里谋个差事,获得一点微薄薪水养家,也被牛兆濂拒绝 。1893年赴三原拜贺复斋(瑞麟)为师,言:“慈亲之命但愿濂学为好人,他非所望焉”!贺以先生孝义诚恳,收为门下 。先生一生即奉行“学为好人”之道,布衣自足,不慕荣利,以耿介廉洁自守,具冰雪之操 。投身程朱理学研究,且精通周易,善逻辑推理,预见性强,因此被称为“圣人” 。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学生门人不计其数 。先生的一生,追求着一种淡泊明志的隐居生活,可生逢乱世,为了国计民生,他常常不顾个人安危,四处奔走,使得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
【牛兆濂的生平】清光绪八年(1882)参加县考,名列榜首纳罩斗 。光绪十年(1884年)肄业于关中书院,后入志学斋,专攻儒家经学 。第二年,充任志学斋斋长 。因其爱好广泛,曾遍读兵、农、钱、谷、水利、算术之书 。1886年补廪膳生员,并被聘为塾师 。
光绪十四年(1888)听柏景伟讲学于关中书院,并受教于李菊圃、黄小鲁等人 。次年应乡试,中第28名举人 。后因父殁母病不能进京应试,按惯例应予除名,陕西巡抚端方以孝廉奏请朝廷得以幸免,并特赐内阁中书衔 。但他不意功名,力辞不就 。
光绪十六年(1890)任白水书院山长,开始治程朱之学,为此曾于十九年(1893)赴三原拜贺复斋为师 。
光绪二十四年(1898)管理蓝田县厘衙局,后又主持县赈恤局 。他廉正清明,亲自制定局规,率先执行,并严格要求下属 。时逢陕西大灾,收成锐减,牛呼吁社会急起相救,得江南义赈会捐赠,保全了众多百姓生命 。后因厌恶官场应酬辞职,讲学于芸阁学社 。
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开设经济特科,选拔专门人才 。陕西巡抚升允举荐牛,并赠以路费促其赴京召对 。但他以专攻经史不懂经济为由辞而不往 。
光绪二十九年,(1903)升允以关中书院改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聘牛为总教习,一年之内书函敦请六七次,他认为自己是立志做学问之人,不能与做官者为伍,又兼与新学不通而婉言相谢 。最后巡抚派人持聘书、聘金驱车登门相接,才勉强随去 。但三个月后,因学派门户之见,决然辞归,仍治程朱理学 。
光绪三十三年(1907)秋,牛被选为咨议局议员,后又被选为常驻议员 。
时值关中鸦片烟害又起,他前往烟害最重的西府地区密查,前后历时20天,有力地推进了该地区的禁烟 。不久,因不满清政府的腐败,辞去常驻议员职务,再讲学于鲁斋书院 。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新政府屡次相召,争取他参加革命,共商大事 。但他对革命缺乏认识,认为自己与大清君臣之分早定,每次都以身体欠佳而谢绝 。
推荐阅读
- BEYOND成员阿PAUL和家强的矛盾由来是什么?
- 哪类etf是稳定上涨的
- 北京理工大学是最好考的985是真的吗
- 建文帝的下落在哪里?
- 谢缙的历史背景
- 今日头条输错账号钱退款的吗?
- 抖音极速版邀请好友赚钱是真的吗?
- 夫妻离婚房产有孩子的吗?
- 《双截棍》的英文歌词
- 白色羽绒服上的黄斑怎么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