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抗日战争中 , 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的白刃战也使日军印象深刻 。 参加侵华作战的柴田隆一等著的《陆军经理部》一书对中国国民党军白刃战有如下评价:
《敌人训练有素 , 特别是荣誉一师擅长白刃格斗》轻机枪手和步枪手交互冲锋 。 七、八名象是专门投掷手榴弹的投弹手伴随其后 , 一旦冲到距我约三十米的地方 , 就 跪到机枪手和步枪手的前面 , 一齐投掷手榴弹 , 干得相当漂亮 。 一旦突击不成功 , 就在轻机枪的掩护下撤退 。 可是 , 我方没有弹药 , 只是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冲过来 , 所以也许会被吃掉 。
文章插图
在敌人的队伍中挂着“荣誉一师”徽章的好像是什么特编部队 。 后来听说 , 这个师是从全军选拔出来的 , 只在支那军队发动攻势时使用 , 当处于守势时 , 就保存在后 方 。 所以 , 它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 , 仿佛他们充满着必胜的信心 。 在投掷了一阵手榴弹之后 , 步枪手开始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锋 。 敌人的部队竟 能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锋陷阵 , 这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 始终摆着端枪的姿势 , 这在所谓刺杀术上似乎属于笨拙之列 。 而且 , 如果长时间格斗 , 只要日军一用刺刀反 击 , 他们马上就撤退 。 不但不管怎么说 , 他们的行动令人吃惊 。
文章插图
我曾见到1943年日军大本营编印的《战训报》刊登长于军刀斩劈和刺杀格斗教学训练的日本陆军户山学校整理的一份《美英加军队白刃的观察》 。 日军认为步枪 刺杀格斗 , 英军优、加拿大军次之 , 美国兵“劣” 。 美、英、加刺杀防御巧妙 , 身长体强臂力大 , 即便单手突刺也相当有效 。 但动作迟钝笨重 , 下半身(腰以下)力 量弱…
由此 , 日军户山学校的报告中提出的对策建议日军在军队教育上的注意事项中强调加强体操锻炼 , 以增强突刺转体的敏捷性 , 文中还强调指出《剑术教范》附录一的 “接近格斗”即近身格斗 , 要求全体士兵都要会 。 翻阅日军《剑术教范》近身格斗部分 , 从图来看 , 日军所谓“接近格斗”即我军以往刺杀训练中的枪托后踵的侧击 和弹仓击 。 翻阅国民党军1948年翻印的《美式步兵教育》一书可知 , 美军刺杀训练也注意近距离格斗的枪托打击 , 如直打、侧打、冲打等 。 1943年的日军提 倡的白刃训练也是火力无法与优势的美军相比的无奈之举 。 特别是太平洋战争中的逐岛争夺 , 日本一次次殊死的白刃肉搏 , 结果都是以积尸如山而告终 。
文章插图
或许日本武士有佩短刀“肋差”的传统 , 日军不仅强调步枪刺杀训练 , 还重视每一名士兵所佩的三○式刺刀近距离格斗的技术 。 日军《剑术教范》中有所谓“短剑 术”简略篇章 , 即士兵手持刺刀对刺刀的格斗 。 这使我想起我见过日本陆军户山学校格斗教材有“素手对铳剑”“短剑对铳剑” , 即我军谓之“徒手夺枪”的步兵格 斗动作 。 此外 , 时至1945年穷途末路的日本陆军部还编印了 , 包括使用刺刀对付登陆美军的手册《国民抗战必携》 , 而仅看封面象是对付苏联军队 。 随着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 , 日军的刺刀、教材以及其他武器装备都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抗日军民的战利品 。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老沈师傅微信:LQLSSFB
推荐阅读
- 参加旅行社的拼团旅游好不好
- 解放军95式多用途刺刀到底有多厉害?
- 簋街怎么读 簋怎么读
- 太拼了太拼了!怎么几千年过去了你还在往脸上抹这个啊?!
- 制造南京大屠杀日军部队的下场:大多数被歼灭?
- 孙俪穿西装拼接百褶裙 成熟美更耐看
- 乌龟的龟是几声
- 猫咪呕吐拼命喝水是怎么了?
- 村晚古诗带拼音视频古诗村晚带拼音视频
- 科学家谈恋爱,也是蛮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