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人的7大误区,你躺枪了吗?

导读:前几天小编推荐了一篇文章《如何让别人无法拒绝你?》,其中从求助者的角度,讨论了如何利用尴尬的力量让陌生人接受你的帮助请求 。 若和本文对照阅读,一定能给你更多启发,让你看到帮助行为的正反利弊两面 。 毕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帮助与接受帮助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 帮助人是付出,却也收获着快乐 。 但是,帮助人又是一件“技术活”;如果我们不明所以,有时会陷入“帮助人的误区” 。 本文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
几天前的一个黄昏,我带着孩子在邻近的小区内玩耍 。 一个小男孩走在我前面,他的妈妈还在后面,隔着有好几米远 。 小男孩不过3岁,脚下是一处台阶,他正在将摇摇车往上抬,想要越过去 。 我没有伸手去帮助他,只是在一旁观察 。 不一会儿,经过努力,他顺利地将车子抬了上去 。 这时他的妈妈也跟上来了 。
如果我是个热心的大叔,我一定会不自觉地上前去帮助他;但我之所以没有那样做,是考虑到:这也许是他努力一下就能完成的 。 因此,我默默地看着,决定是否要上前帮助 。 现在想来,这是对小男孩表达尊重和关爱的一种方式 。
小时候,老师们教导我们要“乐于助人”或“助人为乐”,那时懵懂的我很是不明白:为什么帮助人会快乐呢?今天,我确乎常常体会到助人的快乐了 。
记得曾读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并不存在完全不考虑自己而去救助他人的行为 。 如果有的话,那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或一种人格缺陷,因为它泯灭了自我 。
当我们帮助人却不考虑自己是否有此能力时(有时会因此让自己处于危险中),这一行为至少不值得提倡 。 比如,如果我们不擅长游泳,却去救一个落水者 。 《圣经》中说,“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去帮助人,上帝才会喜悦 。 ”(注1)
这是帮助人的第一个误区:即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去帮助人 。
第二个误区:勉强自己、不情愿,从而也不快乐地帮助人 。
假设这样一种情形:一个年轻人下班后挤上地铁,拖着疲累的身躯,这时走上来一位老人,对于年轻人来说,要不要让座?如果他让座,他可能是不情愿的,因为他自己在那时其实也非常需要这个座位 。
在这种情形下,我的主张是:先不用让座 。 把让座的“机会”留给身边其他乘客——因为不大可能大家都像你这般疲乏吧 。 你没有必要不关爱自己,而过多承担了所谓的社会赋予你的期望 。 正如亨利·克劳德博士所说:“施绝对是比受更有福,可是,假如你的给予不能在内心结出喜乐的果实,你就必须重新检视这条动机律了 。 ”(注2)
假如你没有上述情况,我当然主张你主动让出这个座位来(事实上,我自己也常常会这样做) 。
第三个误区:在别人不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帮助 。
仍以让座为例 。 据说在西方一些国家,若是让座给老人,他们常常不接受,有时甚至会有些不悦 。 原因是他会觉得你把他当成弱者,当成需要救助的人 。 当然,由于文化的差异,在我国就与此大不相同 。
从这里可以概括出一条原则:即帮助人必须以对方需要为前提 。 若对方不需要你的帮助,你硬要帮助,这便是强加——而且这多半是满足助人者自己的需要 。
最近一个网友对我说,她的一个朋友亟需帮助,原因是那位朋友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长期有一种孤独感,问我有什么好的方法?当我陈述了自己的意见之后,她仍然追问我:“那他怎么样才能治愈自己呢?”我并不认为她这样的举动是合理的,于是委婉地告诉她:“如果他来问我,我想,我会与他认真探讨一下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