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效应
【生活中有趣的3个心理效应】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 。 最初 , 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 , 使人感动 , 准备捐款 。 过了10分钟 , 牧师还没有讲完 , 他有些不耐烦了 , 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 又过了10分钟 , 牧师还没有讲完 , 于是他决定 , 1分钱也不捐 。 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 , 开始募捐时 , 马克?吐温由于气愤 , 不仅未捐钱 , 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 称之为“超限效应” 。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 。 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 , 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 , 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 , 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 。 被“逼急”了 , 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 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 , 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 , 受到重复批评时 , 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 , 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 可见 , 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 , 应对孩子“犯一次错 , 只批评一次” 。 如果非要再次批评 , 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 , 要换个角度 , 换种说法 。 这样 , 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 , 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
点评:过犹不及的心理学解释:同时也告诉我们 , 讲课的时候千万不要拖堂……这很容易过学生的底线哦 。
3对1规律
说服别人或提出令人为难的要求时 , 最好办法是由几个人同时给对方施加压力 。 那么为了引发对方的求同行为 , 至少需要几个人才能奏效呢?前面的实验结果表明 , 能够引发同步行为的人数至少为3~4名 。 当两个人统一口径诱使某人采取求同行为时 , 几乎没有人会做出错误选择 。 如果人数增加到3人 , 求同率就迅速上升 。 效果最好的是5个人中有4人意见一致 。 人数增至8名或15名 , 求同率也几乎保持不变 。 但是 , 这种劝说方法受环境的制约较大 , 在一对一的谈判中或对方人多时就很难发挥作用 。 当对方是一个人时 , 你可以事先请两个支持者参加谈判 , 并在谈判桌上以分别交换意见的方式诱使对方做出求同行为 。 在纸牌游戏中 , 经常能看到这种现象 。 纸牌游戏一般由4个人参加 , 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时机成熟 , 有人会建议提高赌金或导入新规则 , 同时也会有人提出异议 , 这时如果能拉拢其它两人 , 三个人合力对付一个人 , 那么剩下的那个人会因寡不敌众而改变自己的主张 , 被多数的力量说服 。 克莱乌杰比茨的手下败将拿破仑也曾说过:“胜利在于兵力充足 。 ”由此看来 , “以多胜少”的道理应该是在克莱乌杰比茨之前就有的一个规律 。
点评:三人成虎的心理学解释 。 从教学培训来讲 , 举例子一定要举到3个以上 , 就开始有说服力了 。 告诉学员你要讲什么 , 给他们讲 , 然后告诉他们你讲了些什么……
贝勃规律
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贝勃规律” 有一个关于“诱敌深入法”的有趣实验 。 人们对报纸售价涨了50元或汽车票由200元涨到250元会十分敏感 , 但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万元 , 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 。 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 , 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 。 下面的例子说明了这种“贝勃规律” 。 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法码 , 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法码 , 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 , 直到左手法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时才会觉得有些重 。 如果右手举着600克 , 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受到差异 。 即比前一种情况要多给一倍以上的刺激才会有所反应 。 所以要想辨别出刺激间的差异 , 刺激总量越大 , 其差额也必须越大 。 “贝勃规律”经常应用于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 。 一家公司要想赶走被视为眼中钉的人 , 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 , 使其它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 。 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 。 很多人受到第一次冲击后 , 对后来的冲击已经麻木了 。 从一开始就提出令人难以拒绝的优厚条件 , 等谈判基本结束后再指出一些不好的细节并使对方接受的“诱敌深入法”基本上也是以“贝勃规律”为基础的 。 对方被一开始的优厚条件所诱惑 , 对后来才知道的不好的部分也就会较轻易地接受了 。
推荐阅读
- 育儿过程中的,最让人痛苦“哔了狗”事件汇总!
- 怎样制作PPT
- 文物会说话:详解中国古代弓箭的变迁史
-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视觉盛宴!你不知道的中国之美
- 预防脑中风,我们能做哪些事?
- 如何设定开始菜单中最近打开的程序数目
- Excel中如何将日期转换成星期数
- 如何去掉Word文档中文字背景色
- Word中怎样查看字数
- 从幼年时期就要训练狗狗适应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