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原文、作者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近现代:秋瑾 , 所属类型:抒情 , 爱国
**乘云去复来 , 只身东海挟春雷 。
忍看图画移颜色 , 肯使江山付劫灰 。
浊酒不销忧国画 , 救时应仗出群才 。
拼将十万头颅血 , 须把乾坤力挽回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千**远途我像腾云驾雾一样去了又回 , 我独自一人穿越东海往返伴随滚滚春雷 。
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 , 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 。
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画 , 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
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 , 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
注释
日俄战争地图:光绪三十年(1904年) , 日、俄帝国主义因争夺中国东北 , 在中国领土上开战 , 沙俄战败 , 与日本签订“朴茨茅斯和约” , 重新瓜分中国东北 。
乘风:即乘风而行的意思 。去复来:往返来去 。指往返于祖国与日本之间 。秋瑾光绪三十年(1904年)仲夏东渡 , 次年春回国;是年六月再次赴日 , 同年十二月返国 。
只身东海:指单身乘船渡海 。挟春雷:形容胸怀**理想 , 为使祖国获得新生而奔走 。春雷 , 春天的雷声可使万物苏醒 , 故此处有唤醒民众之意 。
忍看:反诘之词 , “怎忍看”的省略 。图画:指画在地图上割给日本的中国领土 。移:改变 。颜色:地图上为辨认方便 , 把各国都涂上不同的颜色 。移颜色 , 即指中国的领土变成日本的领土 。
救时:挽救时局命运 。仗:依靠 。出群才:指杰出的人才 , 出类拔萃的人物 。出群 , 犹超群 。
拚(pàn)将:舍弃 。将 , 语助词 。十万:泛言极多 。
乾坤:天地 , 此指中国危亡的局势 。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秋瑾第二次去日本的船上 , 是写给日本银澜使者的 。一说作于此年十二月归国途中 。作者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从日本回国 , 她在船上见到了《日俄战争地图》不禁感慨万分 , 又值日本人向她要诗 , 于是她便写了这首悲壮的诗 。
赏析 此诗开头两句写自己胸怀壮志 , 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接着四句转入正题 , 就日俄战争图抒发感慨 。最后两句表示诗人不惜牺牲生命 , 誓将用鲜血拯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决心 。全诗篇幅不长 , 却情辞激越 , 令人为之动容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秋瑾在浙江绍兴起义 , 失败后不幸被捕 , 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 , 她以自己的热血履行了自己的誓言 。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大气磅礴 , 展现出意气风发的诗人主体形象 。颔联点出观图之事 , 从而引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 。干宝《搜神记》说 , 汉武帝开凿昆明池 , 挖到深处全是灰墨 , 问学识渊博的东方朔是怎么回事 , 东方朔说要西域人才知道 。到了东汉明帝时 , 西域有道人来 , 问道人 , 回答是:圣经上说 , 天地大劫将尽 , 着劫烧 , 灰墨便是劫烧的余灰 。这里借指战火的灰烬 , 说岂能把大好河山给人作战场 , 遭受战火的破坏 。这两句写忧国怀抱 , 渴望有救国的志士能出现 , 也含有以出群之才自期的意思 。颈联两句充分表现诗人的忧国之情 , 并由忧国而思济世 。尾联表达愿为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志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