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旦的由来及习俗 中国元旦节的由来和风俗

元旦是公历的1月1日,很多的国家都会过,“元”有开始的意思,“旦”指的是早上,元旦就是新的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元旦的由来及习俗,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元旦的由来“元”,凡数之始称为“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 。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中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 。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
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 。
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 。”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 。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 。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 。”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 。
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 。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
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