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宫的历史及相关故事简介 西王母宫真实存在吗

西王母宫简介:
回中山又名回山、王母宫山,在泾川县城西 0.5公里泾、芮二河交汇的三角地带 。
山峰南北两侧,是波光粼粼、宛若飘带的泾河和芮河,两河在山前交汇,山脚是建于北魏永平年间的王母宫石窟 。传为周穆王与西王母欢宴于山阳瑶池 。临行,对山爱不忍舍,一再回头观望,得名 。
《古今图书集成》平凉府古迹考记:“回中山,在州西三里,脉自昆仑来,上有王母宫,下临泾水,一名王母宫山 。周穆王、汉武帝尝至此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回中山名闻天下,与回中古道有着密切关系,是汉唐“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名山 。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文帝十四年前(前166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骑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 。”
那么,回中宫是秦汉帝王的行宫,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汉代学者应劭说:“回中在安定,平高有险阻,箫关在其北,通治至长安 。”
看来,汉代回中宫就在今泾川县回中山 。由于回中宫位于回中道上,秦汉封建统治者对此十分关注 。多次巡幸至此 。

西王母宫的历史及相关故事简介 西王母宫真实存在吗

文章插图
历史故事
汉武帝元封年间(前110-前105),在山上修建王母宫后,经历代增修,至明嘉靖元年(1522年) 。
山上建有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王母宫、文昌阁、三清楼、玉皇大帝殿、望河楼、留客处、晓钟亭、旷如亭等殿宇 。
二天门上对联“翠柏赤松,月明琼岛三千界;琳宫见阙,花满玉楼十二重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庙宇遭火焚,幸存大安铁钟、碑碣、王母宫石窟 。
现存建筑多为建国前后重建 。近年每逢农历三月二十日举办庙会,满山春风轻拂,花木似锦,瑶池生香,飞阁凌空 。游人远眺“泾水碧波”、“瑶池夜月”等美景 。诗情画意,情趣事盎然 。
唐代后期,泾川回中山已经有了专门祭祀西王母的殿堂,也有了“王母宫”这个名称 。
宋代翰林学士陶谷《回山重修王母宫碑记》记载,北宋初年,唐代王母宫年久失修,栋宇毁坏 。
碑阴文字记载:“开宝戌辰岁为泾帅太师张公铎回山王母宫颂?
泾帅太师清河公张铎主持重修王母宫,《碑记》记录了当时修建王母宫活动的具体情况 。重建后的王母宫殿堂栉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宏伟 。
翰林学士陶谷撰写碑文,亲笔书写碑额“重修回山王母宫颂”大书法家上官佖用篆体书写碑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碑今存泾川县博物馆 。
此后,回中山王母宫风雨沧桑,几经兵燹,屡建屡毁 。明朝兵部尚书彭泽《重修王母宫记》记载,明朝初年,曾经重修王母宫 。到明代中叶,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
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本籍太学生闾沂倡导平凉韩王捐资赞助,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活动 。至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始告竣工,先后历时八年之久 。
经过修建,王母宫成为一组庞大的建筑群,正中是西王母大殿,后有三清楼,前有玉帝殿 。
左旁依次有文昌殿、无量殿、三皇殿、周穆王庙、北望河楼、五阎君殿,右旁依次是子孙宫、五帝殿、汉武帝庙、南望河楼、阎君殿 。
殿宇之间,松柏参天,奇花争艳,景色秀美 。
张延福《泾州志》记载回中山:“上为王母宫、文昌阁、三清楼,松柏各大数围,高数十仞,其气森挺 。”后历经战乱,破坏严重,今仅存留一些残砖碎瓦 。
《穆天子传》卷三:“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相传瑶池是西王母故地胜景 。在泾川县回中山上有一处泉水,这里清泉涌泻,池水碧绿,这就是有名的瑶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