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烘:炒后立即进行初烘 , 用小烘篮炭火烘焙 。 温度120℃左右 , 投叶量2.0—2.5公斤 , 高温快烘 。 2-3分钟翻烘一次 , 烘至七八成干 , 有刺手感、茶梗能折断 , 即为适度 , 下烘堆积 。
【黄茶种类—皖西黄大茶】 堆积:堆积是黄变的主要过程 。 将初烘叶趁热装篓 , 稍加压紧 , 高约1米 , 置于高温干燥的烘房内 , 时间长短与鲜叶老嫩、茶坯含水量有关 , 一般5-7天 。 待叶色变黄 , 香气透露 , 即为适度 。 目前堆积过程一般在茶叶收购站时行 , 收购的黄大茶 , 先拉毛火 , 烘到九成干 , 而后堆积闷黄 。
烘焙:烘焙是利用高温进一步进色香味的变化 , 以形成黄大茶特有的品质特征 。 采用栎炭明火高温烘焙 , 温度130-150℃ , 每大烘篮投叶12公斤左右 。 和瓜片拉老火相似 , 由二人抬烘篮 , 仅烘几秒钟就翻动一次 。 火功要高 , 时间要足 , 色香味才能达到充分发展 。 侍烘到茶梗一折即断 , 梗心呈菊花状 , 口嚼酥脆 , 焦香显露 , 茶梗金黄 , 叶色黄褐起霜即为适度 。 时间约40-60分钟 。 下烘后趁热踩篓包装 。
黄大茶的品质特点是 , 外形梗壮叶肥 , 叶片成条 , 梗条相连形似钓鱼钩 , 梗叶金黄显褐 , 色泽油润 , 汤色深黄显褐 , 叶底黄叶显褐 , 滋味浓厚醇和 , 具有高爽的焦香 。 黄大茶产品按品质优次分3级6等 。
当地人俗称黄大茶:“古铜色 , 高火香 , 叶大能包盐 , 梗长能撑船 。 ”这是茶文化中运用夸张手法之一例 , 生动形象 。 黄大茶大枝大叶的外形在我国诸多茶类中确实少见 , 已成为消费者判定黄大茶品质好坏的标准 。 它说明制造黄大茶的鲜叶原料长势好 , 梗长叶肥 , 内含物丰富 。 前些年一些茶区也仿制黄大茶 , 但因外形缺少“大枝大叶” , 故而难以“鱼目混珠” 。
推荐阅读
- 黄茶种类—沩山白毛尖
- 黄茶种类—广东大叶青
- 人生的三大必备知识——健康知识、行为规范知识、职业技能知识
- 围棋的基本杀法——退有后言杀法
- 中国象棋的基本杀法——一步一趋杀法
- 蜀门手游——法宝系统玩法
- 竞技二打一的基本杀法——远交近攻杀法
- 景观设计必学课程——顶视图的树丛的表达1
- lol影流之镰玩法攻略
- 好吃易做家常菜——白菜炒黑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