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种类—皖西黄大茶

皖西为古代寿州、舒州辖境 , 唐宋以来盛产茶叶 , 这里所产的霍山黄芽、天柱香芽等在唐朝就盛名远扬 , 为文人墨客广为传颂 , 留下文字记载颇多 。 而明朝以后 , 随着炒青制法的出现 , 皖西一带先后创制出大兰花茶 , 小兰花茶 , 绿大茶、绿小茶、黄大茶、黄小茶 。 大茶一般为一芽三、四叶原料所制 , 甚至有五、六叶者 。 大茶一般为一芽三、四叶原料所制 , 甚至有五、六叶者 , 叶大梗长 , 炒焙方法大同小异;小茶为一芽一、二叶所制 , 又称芽茶 , 多为贡品 。 关于这些“大茶”的制法和品质特点 , 古籍中难以寻踪 , 而流传于民间的乡土口头文学和神话倒是不少 。 但是随着朝代变迁 , 也多自生自灭 。
据古籍记载 , 明未“六安芽茶岁额三百斤”解纳供贡 , 到清康熙睥间 , 实际已增加到六百三十斤 , 其后也有增无减 。 这些史料间接地说明了 , 自明未以来 , 皖西茶叶生产发展较快 , 已成为我国长江以北大西的主要内销茶产区 , 盛产大兰花茶、绿大茶、黄大茶 。
近40年以来 , 为适应茶叶销市场的需要 , 大茶产区遂改制“霍红”、“舒绿” , 但仍保留一定数量的黄大茶、绿大茶生产 , 以满足内销市场的需求 。
明代许次纾《茶疏》记载:“天下名山 , 必产灵草 。 江南地暖 , 故独宜茶 。 大江以并 , 则称六安 。 然六安仍其郡名 , 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 。 茶生最多 , 名品亦振 , 河南山陕人皆用之 。 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 , 亦共宝爱 。 顾彼山中不善制法 , 就于食铛火薪焙炒 , 未及出釜 , 业已焦枯 , 讵堪用哉 。 兼以竹造巨笱 , 乘热便贮 , 虽有绿枝紫笋 , 辄就黄萎 , 仅供下食 , 奚堪品斗 。 ”这段记述与现时黄大茶大致相似 。 焦味和闷黄 , 正是黄大茶的品质特征和制法特点 。 可见黄大茶至少有四百多年历史了 。 据《霍山县志》载:霍山“茶叶远销苏州、京都、山西、山东、张家口和东北一带 。 ”这与现今黄大茶销区亦差不多 。
皖西黄大茶为安徽霍山、金寨、六安、岳西所产 , 与上述地区毗邻的湖北英山、河南商城和固始、安徽潜山等地 , 过去也曾有少量生产 。 品质最佳者 , 当数霍山县大化坪、漫水河、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 。 这里地处大别山北麓的腹地 , 是我国东部茶叶产区的北缘 。 因有高山屏障 , 水热条件较好 , 生态环境宜茶 。
黄大茶采摘标准为一芽四、五叶 , 春茶要立夏前后才开采 , 春茶采3-4批 , 夏茶采1-2批 , 鲜叶原料比较粗老 , 但要求茶树长势好 , 叶大梗长 , 一个新梢上长4-5片叶子以上 , 才能制出质量最好的黄大茶 。 这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粗放茶叶采摘技术 , 但“木已成舟” , 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习惯的传统采摘制度和要求 。 采回的鲜叶 , 及时摊放于清洁的场所 , 以防红变 。 当于采的鲜叶应当天制完 。
黄大茶制造分炒茶(杀青和揉捻)、初烘、堆积、烘焙(拉毛火和拉足火)四道工序 。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 , 三锅相连 , 序贯操作 。 炒茶锅用普通板锅 , 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 , 锅呈25-30度倾斜 。 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 , 长1米左右 , 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 。 炒茶方法 , 当地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 , 第二锅带把劲 , 第三锅钻把子 。 ”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 , 锅温180-200℃ , 投叶量0.25-0.5公斤 , 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 。 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 , 叶子跟着旋转翻动 , 均匀受热失水 , 要转得快 , 用力匀 , 结合抖散茶叶 , 时间约1-2分钟 。 待叶质柔软 , 叶色暗绿 , 即可扫入第二锅内 。 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 , 锅温比生锅略低 。 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 , 用力应比生锅大 , 所以要“带把劲” , 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 , 开始搓卷成条 , 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 , 透发热气 。 当叶片皱缩成条 , 茶汁粘着叶面 , 有粘手感 , 即可扫入熟锅 。 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 , 锅温比二青锅更低 , 约130-150℃ 。 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 , 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 , 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内 , 有利于做条 , 稍稍抖动 , 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 。 这样反复操作 , 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 , 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 。 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 , 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 , 可塑性好的机会 , 促进粗老叶成条 , 又可以克服冷揉进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 。 炒至条索紧细 , 发出茶香 , 约三四成干 , 即可出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