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庄晚芳先生提出“茶德”以后 , 对其内容 , 众说纷纭 , 莫衷一是 。 这一方面反映大家对“茶德”概念及其对我国茶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同 , 也表明“茶德”讨论尚处初期阶段 , 有待进一步深化 。
“茶德”内容的探讨 , 包括确定“茶德”基本规范和诠释基本规范涵义两个方面 。 对基本规范 , 主要有如下几种意见:一是庄晚芳先生的“廉、美、和、敬”;二是程启坤、姚国坤先生的“理、敬、清、融”;三是张琳先生的“敬、清、和、美”;四是邢湘臣先生的“敬、俭、和、乐”;五是程良斌先生的“和、敬、廉、健”;六是欧阳勋先生的“清、和、俭、冶、健” 。 对基本规范涵义的诠释 , 亦歧义纷呈 , 允不在此介绍 。 笔者认为 , 造成分歧的原因之一 , 是“茶德”内容的探讨无可供依凭的统一原则 。 因此 , 明确茶德内容的探讨原则很有必要 。 笔者试提出如下四个方面:
1.“茶德”内容应反映茶性的特点茶是茶文化的物质核心 , 它的自然本性(茶性) , 对茶文化的基本特质产生决定性影响 。 正如酒性的浓烈 , 决定了“豪爽、热烈”为“酒德”内容一样 , 茶的自然本性 , 如俭朴、精清、中和的特质 , 以及解腻、去烦、轻身、提神、解毒、致和的生理功效 , 应是我们确立“茶德”内容的基石 。
哲学价值论和文化符号论均支持上述观点 。 从价值论角度看 , 茶的价值 , 产生于茶的自然本性与人的需要的契合 , 所以 , 人们所获品茶价值感 , 固然反映人性特点 , 但茶性亦是决定因素 。 从文化符号论角度看 , 品茶精神体验 , 产生于人们对“茶刺激”(如茶的色、香、味和饮茶生理感受)的符号解释 , 此过程虽离不开人的符号系统状况 , 但亦离不开“茶刺激”本身的特点 。 例如 , 人们不能用“热烈、豪放”解释茶的精清、淡洁滋味 , 即不可能从茶中品出“热烈、豪放”的文化意蕴 。 由此可认定 , “茶性”是品茶价值目标的决定因素之一 , 而品茶价值目标 , 是“茶德”的核心内容 , 故“茶性”对“茶德”内容的制约亦无庸置疑 。 质言之 , 探索“茶德”内容 , 须以茶的自然本性为依据 , 体现茶的“个性” , 以免仅依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来谈“茶德” 。
2.“茶德”内容应合乎人性需要人既需激烈、昂奋、粗犷、豪放的阳刚之秉赋 , 也需平和、寂静、清悠、素俭、精进的阴柔之素质 , 阴阳共济 , 刚韧并存 , 乃有助健全人格之养成 。 酒性为阳 , 饮酒助豪情 , 茶性为阴 , 品茶添清雅 。 故茶对人性的完善 , 有独特价值 。
人们在功利生活中 , 难免产生浮躁、庸情、焦虑、内心冲突等消极心理 , 心灵复归清静、恬淡和振作 , 是人所企求的心理需要 。 目前 , 我国正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跃迁 , 又值经济体制转轨 , 人们对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紧张和人际疏离已有深刻体验 , 故人性复归的冲动尤显迫切 。 茶的俭淡、精清、恬静、冲和的特质 , 与此种心理需要正相契合 , 故“茶德”内容 , 应反映现实社会处境下人们的心灵渴求 , 引导人们追求品茶精神境界 , 使品茶生活成为人生旅途的“绿色栖所”:茶香飘处 , 收敛奢欲 , 洗心涤烦 , 振作向上 , 消除情乏 , 自我整合 , 人伦和谐 , 其乐融融 。
3.“茶德”应体现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品茶生活受人生观影响 , 高层次茶文化作为精神生活的特定形式 , 更有其人生哲学基础 。 比如 , 日本“茶道”在江户时代中期 , 就确立了“茶禅一味”的茶道观;韩国的“茶礼” , 则受儒家文化影响 , 其核心是草衣禅师张意恂在《东茶颂》里阐述的“中正”思想 。 再如 , 我国唐代有道、佛、儒三种茶文化流派 , 分别以道家“虚静无为 , 崇尚自然” , 佛家“明心见性”、“破我执” , 懦家“仁爱”、“中庸”的人生理念为指导 。
推荐阅读
- 如何在网上查看个人学籍、学历和考过的证书?
- 为何“化妆师”给明星“上妆”用粉底刷较多?看完妆效对比明白了
- 戴口罩怕脱妆?解锁新的 “上妆” 技能,让底妆“坚不可摧”!
- 为什么中国缺少“工匠精神”?
- 企图将猩猩驯化成人,科学家却意外把自己孩子驯成了“猩猩”
- 北漂青年的“进城式”社交
- 应对“大国竞争”,美国海军全球布新局
- 铁观音存了15年就是“老铁”了?
- 榆林旅游攻略
- 浇汁白菜条的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