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美白成分被禁,“润百颜们”只是更难打广告了?

频繁出台的新规正在影响化妆品行业对各类成分使用的考量 。
2021年1月1日,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正式施行 。 这是中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自1990年来的首次更新 。 以此为开头, 国家药监局起草的《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同年5月1日起实施, 新的化妆品注册备案信息管理平台也随之启用 。
伴随而来的还用各种细化条例, 将此次化妆品监管规则调整的范围涵盖备案流程、功效鉴定和营销宣传等领域 。 但真正引起消费者端关注的还是12月部分含“377”成分产品下架一事, 涉及到润百颜、百植萃和毕生之研等品牌 。
377是“苯乙基间苯二酚”的俗称, 由德国日化企业德之馨研制, 是专门用于美白的护肤品成分 。 根据《条例》, 只有特殊化妆品才能宣称美白功效, 而《办法》则要求对已添加特殊成分的普通化妆品进行重新注册和备案 。
也就是说, 涉及下架的含377产品大多为普通化妆品, 而今后普通化妆品都不再能将美白功效用在产品功效和对外宣称上 。

明星美白成分被禁,“润百颜们”只是更难打广告了?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小红书
当前国家特殊化妆品实行注册管理, 对普通化妆品实行备案管理 。 特殊化妆品注册管理, 即特殊化妆品必须经过监管部门审批并获得批准文号后才能进口或发售;而普通化妆品完成备案环节并获得备案凭证后即可上市 。
根据《条例》用于染发、烫发、祛斑美白、防晒和防脱发的化妆品以及宣称新功效的化妆品为特殊化妆品, 除此之外为普通化妆品 。 在功能宣称层面, 属于特殊化妆品的宣称包括清洁、保湿、抗皱、修护和祛痘等关键词 。
这意味着, 意味着市场上的大部分明星化妆品都属于特殊化妆品范畴, 当前品牌大都集中通过强调其中成分的功效来进行产品竞争和吸引消费者 。
专门提供化妆品等产品市场准入及合规服务的浙江中贸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曾总结(下称“中贸企业服务”), 新规下企业需要准备的资料包括配方表、产品执行标准、检测样品信息、生产工艺、安全评估报告等 。 但在现实中, 这个流程要复杂得多, 尤其是对特殊化妆品而言 。
明星美白成分被禁,“润百颜们”只是更难打广告了?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Unsplash
光是成分功效测试就让一批品牌为难 。 当前化妆品功效测试主要有文献资料调研、研究数据分析、消费者使用测试实验和人体功效评价试验等方法 。 对于较为基础的保湿功效, 品牌可以选择文献资料和研究数据进行证明 。
若对抗皱、修护和紧致等进阶成分功效进行宣称, 品牌通常需要借助消费者测试或专门的人体测试才能论证 。 此外, 2022年2月21日发布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还要求品牌及时对产品的不良反应进行收集、报告、分析评价和调查处理 。
但中贸企业服务总经理舒婷婷对界面时尚表示, 由于涉及功效评价的新规实施不久, 许多品牌在功效论证流程的建设上仍较为落后 。 “通常而言, 品牌应该在产品研发阶段对功效进行评价测试, 但此前流行的做法是在备案注册环节才推动该流程 。 ”
明星美白成分被禁,“润百颜们”只是更难打广告了?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Unsplash
此外, 功效论证的成本并不低, 这对许多新兴品牌而言是笔不小的开支 。
专门为名创优品和完美日记等品牌提供代工服务的宁波爱诗曾提供过数据, 准备一份评估报告的费用因具体产品而异, 一款产品评估下来至少需要2000元至3000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