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学名为铜胎掐丝珐琅” 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啥( 二 )


老摊主又颇为感慨地说:“北京的景泰蓝热闹了几百年,到这会儿算绝根儿了!”
林徽因听了摊主的话,不禁为景泰蓝的命运担忧起来 。她与梁思成再三商量,决定在清华大学营建系成立一个工艺美术组,抢救景泰蓝 。工艺美术组的成员,除了林徽因,还有常沙娜、孙君莲、钱美华、莫宗江等人 。

正式学名为铜胎掐丝珐琅” 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啥

文章插图
想要为景泰蓝设计出合适的图案,就要先了解景泰蓝的制作工艺 。林徽因带领组员们跑了一整天,才找到为数不多的几家景泰蓝小作坊 。
这些小作坊有的只有三五个老师傅,几副小炉灶,产量很低,也没有什么销路 。一个老师傅听林徽因说他们是为恢复景泰蓝工艺做调查的,激动得老泪纵横,握着林徽因的手说:“你们救救景泰蓝吧!”
1951年,特艺公司在崇文门外喜鹊胡同成立了研究、制作景泰蓝的特艺实验厂,将许多散落民间的景泰蓝艺人请进厂参加实验 。当时已有几位老师傅由于生活所迫,改行拉黄包车了,被请回厂时,老师傅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
在全面了解景泰蓝的材料性质、制作工艺后,林徽因提出了景泰蓝图样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除了花纹好看以外,还要形体好看,颜色好看,而且要三者配合得好看 。
2.花纹形体和颜色统一的一致的效果 。——我们要求一件器物,一眼望过去就产生单纯的、完整的,明朗的印象 。
3.设计以形体为第一位,其次是颜色,最后才是花纹 。
4.反对花纹的繁琐零碎,但不主张偷工减料的粗糙马虎 。
5.尽量利用古代花纹图案的精华,把古代工艺家的杰作作为组织花纹的借鉴 。
6.从传统出发,然而不做死板的抄袭和机械的模仿 。
——摘自林徽因《景泰蓝新图样设计工作一年总结》

正式学名为铜胎掐丝珐琅” 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啥

文章插图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景泰蓝很快“起死回生” 。1952年,我国首次承办国际会议“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会议礼品中就包含林徽因和工艺美术组同仁们设计的景泰蓝台灯、大盘、烟具等 。
林徽因指导莫宗江设计的景泰蓝大盘
但林徽因并不满足于此,她希望景泰蓝的使用范围能够更加扩大,可以与当时的大众购买力相适应,真正摆脱“皇家工艺品”的标签,走进平常百姓的生活 。
工艺美术组认为,景泰蓝因材料限制,不宜用于装水,甚至被溅到水也不合适 。因此,林徽因指导设计了一批带盖的小罐、小盒,可以用来装纽扣、针线、糖果等杂物 。

正式学名为铜胎掐丝珐琅” 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啥

文章插图
时至今日,不论是否能get到它的准确含义,“景泰蓝”一词已家喻户晓 。作为一个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名词,景泰蓝能够被大众熟知,离不开一代代匠人的传承,也离不开林徽因和她率领的工艺美术小组的努力 。
林徽因涉猎艺术、建筑学、文学等众多学科,受到了多元的思想启迪,具有开阔的专业视野,在长期的学习、研究与实地考察中,又深入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独特的民族气质 。
这些知识与人生经历的积累,都是她在景泰蓝保护及设计中创造力的源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