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对各收入阶层的覆盖能力为什么强?

 当今中国, “社会分层”是最敏感的公共议题, 而目力所及, 在具备品牌光环的大众消费市场, 除了iPhone, 至少在服装领域, 优衣库算是个特殊的存在 。 每隔一段时间, “优衣库对各个收入阶层的覆盖能力为何这么强?”的提问便会在网上频繁出现 。
有趣的是, 在诸如北京这种“折叠”的城市, 人们收入有别, 却普遍将HEATTECH和轻便羽绒服等爆品视作衣柜常客, 人们也普遍感觉, 优衣库店面清新, 价格适中, 体验良好, 格调鲜明 。
但必须指出, 这种穿透阶层的力量, 更多是拜技术所赐 。 优衣库是大众服装领域离技术最近的, 没有技术, 上述所有“感觉”, 可能都会显得空洞 。 在我看来, 这种穿透阶层的力量, 来自人们痛点的相似, 所有人都想用最得体的方式, 在冬天保持温暖, 在夏天保持干燥, 这让他们在技术革新面前变得趋同——就像所有人都热爱iPhone并觉得用它理所当然一样, 通过HEATTECH等产品, 优衣库亦成功将科技渗透进大众生活 。
不只在中国, HEATTECH系列在全球已售出10亿件, 面料头尾相连, 绕地球7.5圈——考虑到服装市场每年生产总量为190亿件, 是智能手机的150倍, 这种渗透过程, 很多时候被淹没在IT技术进步的迷雾中了, 所以有无知者在网上发问:“为何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服装穿着却好像一直没有技术进步?”
事实当然并非如此, 10月24日, 纽约曼哈顿Spring Studio, 优衣库与合作伙伴东丽首届“服适人生的艺术与科学”科技博览会在此举行 。 某种意义上, 这是两家公司合作15周年的一次庆生——从2003年HEATTECH系列诞生算起, 两家公司通过一次次技术尝试, 一次次颠覆人们的穿衣常识 。 博览会上, HEATTECH, ULD高级轻型羽绒服, AIRism舒爽内衣, Dry-EX高功能吸汗速干面料等产品完成了一次技术巡礼 。
正如伟大学者麦克卢汉所言, 几千年来, 人类一直在干一件事:用技术产品延伸身体的可能性, 电视延伸了双眼, 电话延伸了双耳, 汽车延伸了双腿——而服装作为最贴近身体的产品, 无疑是人类的“第二层皮肤” 。 透过这场在纽约的技术巡礼, 你会清晰地体会到, 某种意义上, 优衣库与东丽的合作史, 即是人类“第二层皮肤”的当代进化史 。
一个念头
当然, 相比优衣库, 其技术合作伙伴东丽的名字稍显陌生 。 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化工集团之一, 这家拥有90余年历史的公司, 已将自身技术应用于飞机, 汽车, 火箭, 家电, 3C和医疗等诸多领域 。 而它对服装技术进化史的书写, 还要从20年前谈起 。
在人类经历过的大多数岁月, 体态臃肿, 是冬日常态, 这也成为柳井正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念头:“如何让针织衣系列既保暖又轻薄?把人们从冬季臃肿的服饰中解放出来?”这个念头萌芽已久, 直至他看到一篇报道, 才让它觅得曙光 。
1999年, 《日经》上刊登了一篇东丽和波音合作研发的新闻, 东丽对“纤维技术在未来将带来颠覆性变革”的看法, 与柳井正不谋而合 。 他托人找到东丽社长前田胜之助, 把挥之不去的念头讲给他听 。 但即便是对深谙纤维发展脉络的东丽来说, 这个念头也算天方夜谭了, 更何况, 还有外人跑到东丽社长的面前发牢骚:“为什么东丽这样的大公司要跟优衣库这样的小公司做生意?”
好在结果令人欣慰, 进入21世纪, 优衣库不断变大, 经过前期磨合, 2003年优衣库和东丽创建“次世代原料开发团队”, 双方开始为一个“想象中”的产品共同攻坚 。 2006年, 两家公司更是建立了一种类似“虚拟公司”的共生关系:东丽负责研发生产, 优衣库负责企划, 营销和销售, 他们不循常规又完美互补的合作, 在当时亦被看作产品之外的创新之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