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茶具与茶文化

 宁波(明州)自汉始已有饮茶 。 茶在汉时不仅作为一种饮料,而且已成为商品 。 但饮茶风尚之盛莫过于唐 。 唐代陆羽《茶经》一书,形容当时饮茶风之盛时说:“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 。 ”
随着饮茶风尚的盛行,茶具就成为必不可缺的用具,这就有力地刺激了越州、明州瓷器茶具的生产 。 茶具,是指与泡饮茶时有关的专门器具 。 优质茶具能衬托茶汤的液色,保持浓郁的茶香,是领略品茗情趣不可少的条件 。 浙东地区古代茶具生产,一直以瓷质抖的茶具占主导地位,这与国内外闻名的越窑制瓷手工业发展紧密相关 。 大量考古资料表明,盏或碗配托盘,在东汉晚期和吴晋墓葬中出土的器皿可资作证 。 镇海区汉墓中出上的盘上置耳杯与碗,既是饮酒的器具,也是饮茶的用具 。 《晋书》记载了东晋桓温招待宾客,不多备酒菜,主要供的是茶果,使用的当是碗盘配套 。 到了南朝时,尤其是梁武帝时代的天监年间,宁绍地区的萧山、上虞、上林湖、宁波江北云湖等地设窑烧造茶具已十分精致,这些盏托实物的大量制作与出土,正反映了饮茶已成为人们一种嗜好 。 浙东作为盛产茶叶之地,盏托这种新式茶具也就应运而生 。
南朝典型的茶具,是划莲花纹盏与托盘 。 从各地南朝窑中生产的盏有青釉和酱褐色(黑)釉两种,内刻五朵莲瓣纹,也有素面的 。 托具(托盘)内底划莲花纹,形似一朵盛开的荷花 。 托盘内底下凹,使用时盏放其中,凹底固定盏底,以免活动 。
唐代盛行饮茶 。 士大夫、丈人之间,更以饮茶为韵事,不仅讲究茶叶的色香味和烹调方法,而且对茶具也十分重视 。 从全国来看,唐代六大名窑中越窑排在首位,所生产的茶具不但造型极美,而且釉色青翠晶莹,既是艺术珍品,又是极好的品茶茶具 。 陆羽《茶经》就曾对当时各地瓷窑的茶碗,作了细致的比较和许沦 。 他说:“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而已……”“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 ”把越瓷碗(盏)列为第一 。
【明州:茶具与茶文化】越窑唐代茶具中的茶碗,典型的有两种 。 一种为敞口(直口),斜直腹(弧腹),玉壁底 。 此种茶碗与长沙窑晚唐生产的碗,造型一致,其碗内底刻写“茶碗(垸)”两字 。 当是一种理想的茶碗 。 第二种,为荷花碗(盏),口作五缺,腹压五线,圈足外撇,造型似一朵开放的花朵 。
托具(又称托子),在越窑中生产很多,仅上林湖唐代窑址出土的托具,有两种 。
第一种,托具由托台和盘组成 。 托具圆,口微微高出托面,大小一般与盏的圈足尺寸大小合适,托台置于托盘之中 。 盘宽沿,平底圈足 。 托面划对称菱形花纹,这种纹样与绍兴古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墓出上的碗和圆盒上的纹饰风格大致相同,因此可以知道它的相对年代 。 这类托具也有素面的 。 朴素大方的造型,配以青色釉更受人们欢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