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茶散论》,金银花茶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斗茶散论》,金银花茶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斗茶散论》中国是茶的故乡 。 茶圣陆羽 《茶经》 说:“茶之为饮 , 发乎神农氏 , 闻于鲁周公 。 ”不过 , 茶文化的真正形成则始于唐代喝中药能喝茶吗 。 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 斗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 为茶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 斗茶又称“茗战” , 就是品茗比赛 , 意为把茶叶质量的评比当作一场战斗来对待 , “胜若登仙不可攀 , 输同降将无穷耻 。 ”(范仲淹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 。 斗茶源于唐 , 而盛于宋 。 它是在茶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风俗 。 三国吴孙皓“密赐茶荈以代酒” 。 这是以茶代酒宴请宾客的开始 , 但尚不是正式茶宴 。 东晋大将军桓温每设宴 , “唯下七奠茶果而已” 。 ( 《晋书桓温传》 )这当是茶宴的原型 。 南北朝时 , “每岁吴兴、毗陵二郡大守采茶宴于此 。 ”(山谦之 《吴兴记》 ) 。 “茶宴”一词正式出现 。 唐代贡茶制度建立以后 , 湖州紫笋茶和常州阳羡茶被列为贡茶 , 两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两州毗邻的顾渚山境会亭举办盛大茶宴 , 邀请一些社会名人共同品尝和审定贡茶的质量 。 唐宝历年间 , 两州刺史邀请时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赴茶宴 , 白因病不能参加 , 特作诗一首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遥闻境会茶山夜 , 珠翠歌钟俱绕身 。 盘下中分两州界 , 灯前各作一家春 。 青娥递午应争妙 。 紫笋齐尝各斗新 。 白叹花时北窗下 , 蒲黄酒对病眠人 。 ”表达了对不能参加茶山盛宴的惋惜之情 。 宋代茶宴之风盛行 , 与最高统治者嗜茶是分不开的 , 尤其是宋徽宗对茶颇有讲究 , 曾撰 《大观茶论》 二十篇 , 还亲自烹茶赐宴群臣 , 蔡京在 《大清楼特宴记》 、 《保和殿曲宴记》 、 《延福宫曲宴记》 中都有记载 。 如 《延福宫曲宴记》 写道:“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 , 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 , ……上命近侍取茶具 , 亲手注汤击拂 , 少顷白乳浮盏面 , 如疏星淡月 , 顾诸臣日:此自布茶 。 饮毕皆顿首谢 。 ”当时 , 禅林茶宴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径山寺茶宴 。 浙江天目山东北峰径山(今浙江余杭市境)是山明水秀茶佳的旅游胜地和著名茶区 , 山中的径山寺建于唐代 。 自宋至元有“江南禅林之冠”的誉称 , 每年春季都要举行茶宴 , 品茗论经 , 磋谈佛理 , 形成了一套颇为讲究的礼仪 。 径山寺还举办鉴评茶叶质量的活动 , 把肥嫩芽茶碾碎成粉未 , 用沸水冲泡调制的“信阳毛尖网点茶法” , 就是在这里创造的 。 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 , 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径山寺求法 , 前后五年学成回国 , 将径山寺茶宴仪式传到日本 , 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以茶论道”的日本茶道 。 茶宴的盛行民间制茶和饮茶方式的日益创新 , 促进了品茗艺术的发展 , 于是斗茶应运而生 。 五代词人和凝官至左仆射、太子太傅 , 封鲁国公 。 他嗜好饮茶 , 在朝时“牵同列递日以茶相饮 , 味劣者有罚 , 号为“汤社”( 《清异录》 ) 。 “汤社”的创立 , 开辟了宋代斗茶之风的先河 。 不过 , 斗茶的产生 , 主要出自贡茶 。 一些地方官吏和权贵为了博得帝王的欢心千方百计献上优质贡茶 , 为此先要比试茶的质量 。 这样 , 斗茶之风便日益盛行起来 。 正如范仲淹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所说:“北苑将期献天子 , 林下雄豪先斗美 。 ”苏轼 《荔枝叹》 也说:“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 , 前丁(渭)后蔡(襄)相笼加 , 争新买宠各出意 , 今年斗品充官茶 。 ”斗茶之风从贡茶产地兴起以后 , 不仅在上层社会盛行 , 后来还普及到民间 。 唐庚 《斗茶记》 记其事道:“政和二年(1112年)三月壬戍 , 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 。 予为取龙塘水烹之 , 而第其品 。 以某为上 , 某次之 。 ”斗茶 , 常常是相约三五知己 , 各取所藏好茶 , 轮流品尝 , 决出名次 , 以分高下 。 斗茶茶品以“新”为贵 , 斗茶用水以“活”为上 。 胜负的标准 , 一斗汤色 , 二斗水痕 。 首先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 , 纯白者为胜 , 青白、灰白、黄白为负 。 因为汤色是茶的采制技艺的反映 。 茶汤纯白 , 表明茶采时肥嫩 , 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 , 说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 , 说明蒸时火候已过;色泛黄 , 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 , 是烘焙过了火候 。 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 。 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 , 饮用前先要将茶团茶饼碾碎成粉末 。 如果研碾细腻 , 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 , 汤花就匀细 , 可以紧咬盏沿 , 久聚不散;如果汤花泛起后很快消散 , 不能咬盏 , 盏画便露出水痕 。 所以水痕出现的早晚 , 就成为茶汤优劣的依据 。 斗茶以水痕早出与为负 , 晚出者为胜 。 斗茶不仅要茶新、水活 , 而且用火也很讲究 。 陆羽 《茶经五之煮》 说 , 煮茶“其火用炭 , 次用劲薪 。 ”沾染油污的炭、木柴或腐朽的木材不宜做燃料 。 温庭筠 《采茶录》 说:“茶须缓火炙 , 活火煎 。 活火谓炭火之有焰者 。 当使汤无妄沸 , 庶可养茶 。 始则鱼目散布 , 微微有声 。 中则四边泉涌 , 累累连珠 。 终由腾波鼓浪 , 水气全消 , 谓之老汤 。 三沸之法 , 非活火不能成也 。 ”苏轼也说:“活水还须活火烹”( 《汲江煎茶》 , “贵从活火发新泉”( 《试院煎茶》 )根据古人的经验 , 烹茶一是燃料性能要好 , 火力适度而持久;二是燃料不能有烟和异味 。 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 , 但在茶文化中 , 水与火配合得却那样的默契、和谐和统一 。 斗茶是一门综合艺术 , 除了茶本身、水质和火候外 , 还必须掌握冲泡技巧 , 宋人谓之“点茶” 。 蔡襄 《茶录》 将点茶技艺分为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燲盏、点茶等程序 。 即首先必须用微火将茶饼炙干 , 碾成粉未 , 再用绢罗筛过 , 茶粉越细越好 , “罗细则茶浮粗则沫浮” 。 候汤即掌握点茶用水的沸滚程度 , 是点茶成败优劣的关键 。 唐代人煮茶已讲究“三沸水”:一沸 , “沸如鱼目 , 微微有声”;二沸 , “边缘如涌泉连珠”;三沸“腾波鼓浪” 。 水在刚三沸时就要烹茶;再煮 , “水老 , 不可食也 。 ”( 《茶经五之煮》 ) 。 宋代点茶法同样强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