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土壤中施入微量元素硼

文章插图
【为什么要在土壤中施入微量元素硼】 硼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它能促进植物开花、受精和结果 。我国大部分地域的土壤中有效含硼量,通常仅有0. 25~0.5微升/升,而植物所需要的硼元素临界量为0. 05微升/升,所以,一些植物就感到缺硼,造成落花落果 。
为防止土壤中缺硼而落花、落果,可用1000微升/升(即0. 1010)的硼酸( H3 803)或硼砂(Na28402‘lOH20)水溶液,直接浇于土壤中2―3次,也可用500 N1000微升/升的硼酸水溶液,于开花前喷于叶子上2―3次,经过这样处理,再配合水肥管理,植株就不会落花、落果了 。
推荐阅读
- 绿萝长得慢怎么办
- 吊兰为什么只长叶子不长茎
- 扶桑为什么不开花
- 为什么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啃老都啃得心安理得
- 南京市明明是江苏的省会,为什么被安徽人调侃为“徽京”?
- 为什么兔子是三瓣嘴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苹果用户讨厌安卓用户?
- 八哥为什么会说话
- 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吉尼斯纪录
- 朝鲜问题为什么成了国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