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是真正的修行

关于修行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一位老和尚在深山古庙 , 坐在蒲团上 , 正襟危坐 , 眼睛半开半闭 , 灯光半明半暗” , 这是“黑白来” , 这不是修行 , 这样子既不卫生 , 也容易心乱 。 若说修行是打坐 , 那也不然 , 有个故事说:
【如何才是真正的修行】 马祖当初只管打坐 , 谁来了也不理 。 一天南岳怀让大师走到山上 , 看到这个山上有一股灵气 , 发现有真修行的人 , 就问附近的僧人:“此地有没有修道的人哪?”答说:“哪个不是修道的人!”那个和尚以为出家就是修道 , 不然!其实还没有见到道怎么修?“听说后山有个和尚 , 平常人们跟他打招呼 , 他也不理 。 这个家伙怪怪的 , 恐怕与众不同吧!”
南岳禅师是六祖的首席大弟子 , 到了后山 , 跟他(马祖)打招呼 , 他也不理 。 南岳这老头很绝──“你不理我 , 我有办法!”就拿个砖头在他旁边磨呀磨地烦死人 。 “不理不行了 , 不理 , 他不走啊!”于是问道:“师父!你磨砖头干什么?”大师说:“我磨它作镜子啊!”马祖说:“砖头怎能磨成镜子呢?”“那么你打坐干什么?”“我打坐成佛呀!”“我磨砖不能成为镜子 , 你打坐又怎么成佛呢?佛无定相嘛!”马祖说:“那我就不懂了 , 要怎样才能成佛呢?”“我打个比方:如果车若是不走 , 你是打车 , 还是打牛?”马祖说:“当然打牛呀!”“你这样打坐 , 却是在打车嘛!”马祖当下豁然 。
各位由此可以知道 , 真正修行 , 像马祖那样在深山里结庵 , 身心不动 , 谁来也不理 , 远离我相、人相、众生相 , 尚且不是修行 , 怎样才是真正的修行呢?
释迦牟尼佛的大慈大悲 , 在能平等地普度众生;菩萨的可敬 , 在于热情炽然而又超越自我 , 完全为众生而献出心力 。 离开本来面目的参究 , 离开对众生的悲悯 , 根本就不是修行 。 若是心灰意冷 , 果然败种焦芽 。
在深山修行 , 固然不是好地方;等到老年退休以后再修行 , 表层意识已经硬化 , 修行就来不及了 。 各位看到很多老年人罹患失心症 , 什么是失心症?跟小朋友抢糖果吃 , 在马路上解小便 , 你见过没有?像这样老了以后 , 脑细胞僵化了 , 还能修行吗?
如果你问我:“什么时间修行最好?什么地点最好修行?”这无须找风水先生 。 我看到报上说:“一个人为了修行 , 找了一个风水最好的地方 , 活人住在那里就长生不老 , 死人埋葬了 , 下一代会大富大贵” , 没有这个事;当初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 , 没有看风水 。 所以修行不是个神秘的名词 , 不是限定对象的一种行为 , 而是人人可以修行 , 人人应该修行 , 人人有责任修行 。 因为 , 修行只是修正你的想念与行为 , 也就是孟子讲的“行有不得 , 反求诸己” , 当你做一件事情 , 做不通的时候 , 不要向别人抱怨、发牢骚 , 应该反过来向自己求答案 , 为什么他做得通、我做不通?一定是我错了 , 一定是某些地方不合适 。
所以修行的时间是现在 , 修行的地点是眼前 , 修行的方法就是修正自己的想念和行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