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流年古茶山

在众多的饮料中 , 我不会喝的唯有茶了 。 一来绿茶中淡涩的苦味不是我的喜好;二来茶叶中所含的咖啡碱和茶碱等成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 致使稍感脑神经衰弱的我更无觉可睡 。 很早以前也知道一些以茶养生的保健功效:提神益思、固齿防龋、消炎灭菌、解毒醒酒、祛腻消食、保肝明目、防辐射抗癌变、抗衰老延年益寿等等 。 但因前述的原因只好放弃了饮茶中许多的雅趣和学问 。 而与茶有关的物体和样态我却抱有很浓厚的兴趣 。 譬如:一想到双江县勐库镇在大雪山原始密林中发现的古茶树群落 , 我的心就会为它迷乱而激动起来:能生长茶树的该是怎样深幽、旷野的一座山?三人才能合抱的一号茶树王是怎样的苍劲、古老?千年生长的油绿树叶中泛着白色的小花是一种什么姿态?那醺醺然的空气中挟带着一股怎样令人心醉的优雅气息……或许我所向往的是森林在自然生长中的原始态势;或许我的心中也有一种发自天籁的冲动 , 耳边有一种回归自然的呼唤;或许潜意识里更重要的是 , 茶从中国上古神农氏时代至今形成的积淀、天下独绝的东方文化对我的影响和震撼 。 茶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早已成为一种载体 , 人们视茶为生活的享受、健身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 。 由它派生了许多的文化现象:茶歌、茶舞、茶曲、茶词、茶诗、茶联、茶艺、茶经、茶风、茶俗、茶道、茶文化……茶 , 实在沉积了太多的生命况味 。 文字的记叙和大脑的想象终不能将茶树群落的古生态和原始的特征真实地显现 , 不能令我达到与茶树同呼共吸、深情相拥的生动效果 。 就想有一天我能到古茶树群落中去 , 走进那神秘、深邃、幽远的氛围中 , 去仰望它阳光中招展的身影、去吟诵它晚风中飘送的诗行 , 去亲和它繁星下静穆的幽唱 , 去聆听它沉寂千年的倾诉……这一天终于来到 。 2002年12月5日于我和1997年9月28日发现古茶树群落的当地村民一样具有同样的纪念意义 。 我和双江县委、县政府聘请的科考小组一行40多人从双江经勐库到达上茶山的必经之地――大户赛村 。 在村委会吃过午饭刚好中午12点 , 迎送的吉普车要从这里返回县城 , 因为前面的路只能靠我们的双脚爬行了 。 随身携带的东西已由当地村民人挑骡驮前行着 , 我和同伴琼和其他人员一路走走停停 , 用了4个半小时终于到达宿营地 。 密林中的下午仿佛已是黄昏 , 气温骤然下降 , 四周的森森古木已开始模糊……第二天一早 , 我们开始穿行在茶树间 。 其实 , 茶山早已具备了所有原始大森林的气质:深沉、内向、稳重、宁静 , 一眼看去 , 不知边际 。 而因为这茶树 , 是古今人类赋予许多文化韵律的植物 , 又平添几分诗意的浪漫、隐逸的野幽 。 不是吗?茶就是生长于这样深山幽谷的珍木灵芽 , 野与幽正是它的天赋禀性 。 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因了茶叶的天赋禀性钟爱有加 , 赋得诗词“买得青山只种茶 , 峰前峰后摘新芽……”诗人对隐居清幽、超逸生活的向往 , 竟成为今天许多人向往中的向往 。 常常让我感到神奇的是 , 茶叶竟能承载古今中外人类诸多的情感和理想!中国茶道中佛教圆通空灵之美、道教幽玄旷达之美、儒家文雅含蓄之美皆来源于小小一片茶叶 。 而茶山也在千年前将不喧嚣、不肆张扬的文明在幽静、空灵的深山里早已默默地厚重着 , 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境界!于我 , 在短暂而急促几十年的生命中 , 茶山 , 我们没有错过 , 没有失之交臂 , 这该是我莫大的荣幸 , 是我们今生来世的一份情缘 。 我从未见过哪一片森林将自然美与人文美结合得如此精巧绝妙 , 它将许多词句、诗歌以外的文字早已写进了我们这块幸运的土地上 。 行走在其间 , 就想起曾在一篇散文中读到:欧洲人曾在风光绝美的阿尔卑斯山口 , 竖了一块牌子 , 上书:“慢慢走 , 欣赏啊 。 ”阿尔卑斯山我曾经想象 , 而古茶山我却脚踏实地 。 是的 , 慢慢走 , 欣赏啊!茶山也可以当之无愧竖上这样一块牌子 。 这就够了 , 古茶树来自远古过往现在又将去向未来 , 让我们甘愿做自然的一份子 , 轻轻地呼吸、轻轻地脚步、轻轻地来、轻轻地去 。 下山了 , 向导在路上为我折了一枝结着果和开着花的山茶花树枝 , 想让它做为我到茶山的一种纪念 。 但是 , 第三天 , 白色的花开始萎谢 , 油绿的叶开始卷缩 。 倒是心中慢慢开始浮现的树茎挂满青苔 , 在冬日早晨清风的吹拂中、在微暖金光的照耀下 , 那油绿泛光、茂盛勃发的古茶树竟日甚一日地清晰着 , 生动、不燥地显现着生命的质感 。 也许 , 茶山之旅将会成为我人生旅途新的一个起点 , 从此 , 我会用身心去感受茶叶清涩的苦味 , 让茶香的淡和人心的酽、茶叶的小和心灵的大 , 简素又深刻的道理来装点我的生活 。 【气韵流年古茶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