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茶产业的兴起,普洱茶属于什么茶( 二 )


三是僧道生活和茶为教事吸收的影响 。 唐代茶业的发展,还表现在与唐代佛教、道教兴盛的关联上 。 我国佛、道二教,自汉朝起,经南北朝的发展,到唐朝,也达到了极其兴盛的阶段 。 如武则天时、佛道二教,特别是佛教,就得到很大的发展 。 其时在长安造的“明堂”,高达294尺 。 后来又造了一个“天堂”,存放大佛,其建筑比明堂还要高大 。 武则天很迷信,她甚至白茶是什么茶颁令天下,在全国断屠、禁渔达七八年之久 。 因为统治者的支持,所以唐朝不仅产生了最富足的寺院经济,而且也形成了一支人数众多脱离劳动的僧道队伍 。 唐朝憎道不仅成为茶的主要消费者,也成为茶道、茶艺的重要倡导者 。 佛教讲轮回转世、因果报应,主张修行悟性,以求得道成佛 。 道教注重醮祷,以求长寿多福,或修炼成仙 。 所以无论是佛教抑或道教,其枯燥孤寂的修养祈祷活动,都有赖于茶,有茶则舒,因此,茶叶不仅为众多僧道所好,也广泛吸收在寺院生活之中 。 如杜荀鹤《题德玄上人院》诗:“刳得心来忙处闹,闲中方寸阔于天 。 浮生自是无空性,长寿何曾有百年 。 罢定馨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 我虽未似师披衲,此理同师悟了然 。 ”至于佛教坐禅,茶的功用就更大 。 如《封氏闻见记》所记,开元时,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唯许饮茶,由自人怀挟,到处煮饮,相效成俗,不但促进了北方饮茶的普及,也直接推动了我国整个茶业的发展 。 据统计,在《全唐诗》中,凡提及茶事的诗词,僧道写作或在寺院和僧道一起饮茶的诗词,竟占到总数的十之近二 。 唐朝寺院增道吟诵茶叶的诗词不仅特别多,而且寺院往往也就是种茶较多、制茶较精的制茶技术中心 。 如李白在《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的序文中说的“清香滑熟”能使人增寿还重的“仙人掌茶”,就是荆州玉泉寺所种和加工制成的 。 所以,唐朝的专院和增徒道众,不单是嗜茶的一批茶叶鼓吹者,也是茶艺、茶道的一些实践家和创造者 。
其四,这时的气候条件,也有利于茶业的发展 。 据竺可桢先生对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在近五千年,大约经历过这年几次冷暖交替过程;第一温暖期,为公元前3000~1000年,约当仰韶文化和河南殷墟时代,这一时期,黄河流域直至山东半岛,都有竹类分布,安阳殷墟还有麈和竹鼠、狨、水牛等热带、亚热带动物遗骨 。 第一寒冷期,为公元前1000~850年,约当西周时期,据《竹书纪年》记载,这一时期汉水曾两次结冰 。 第二温暖期,为公元前770~公元初年,约当春秋至西汉这个阶段,据《诗经》和《史记》等文献记载,梅、竹、橘、漆等亚热带植物分布,比寒期推北 。 第二个寒冷期,由公元初~600年,约当东汉至南北朝这个阶段,这一时期中,尤以3世纪后半期的气温更低,其时每年阴历四月还常降霜 。 第三个温暖期,为公元600~1000年,约当我国隋唐五代时期 。 8世纪初,梅树种于长安,公元751年,长安种的柑桔结果 。 第三个寒冷期,公元 1000~1200年,大抵相当我国两宋阶段 。 这一时期,太湖曾给冰,厚可行车,洞庭东西山的柑桔全部冻死,杭州每年的终雪日一般都要推迟至暮春 。 当然,这是我国自原始末期至末代大的气候变化周期,在这每个温暖和寒冷期之中,也都包含有一些小的有规律的冷暖变化 。 通过上述历史气候的回顾,可对唐以前我国茶业发轫虽早,但发展缓慢,而至唐朝一下子兴旺起来的自然原因,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近五千年中,唐代是最为温暖的一个时期,明白了这点,对唐朝贡焙为什么设在较北的江浙宜兴和长兴,在唐代那样的技术条件下,栽培茶树的北限,何以能扩展到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一带,也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 唐朝茶业的发展,除掉众多社会原因之外,与当时的“天时”条件,是有一定关系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