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 , 为何近两年品质滑坡自上市公司 云南保山(原主业为水泥厂) 将股份拱手 , 深圳先融 , 改名博闻科技 , 再收购了勐海大益以后 , 近两年老茶人纷纷提出其质量滑坡严重 。 本文以企业经营角度去剖析其本质原因:收购资源地厂家 , 廉价使用劳动力 , 毁灭行挖掘和盘剥本是当代商业大鳄的常规性武器 , 但基本不改老品牌的名字 , 因为他们拥有相当一批忠实的消费群 , 用以掩人耳目 , 篡取暴利 , 但是因经营目标的不同 , 为降低成本 , 生产原料和工艺的偷换 , 生产出的产品已经和原来的相去甚远了 。 这也是为啥大家觉得很多老字号明显质量下滑的本质 。 可由于介入庄家的宣传优势和包装能力 , 销量反而有所提高 , 也就更加速了产品对不知情的原消费群体的掠夺 , 毕竟消费者在知情上完全弱势 。 事实上 , 工业品尚能以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 , 而农业品由于其特殊的资源来由 , 产量是以牺牲质量换来的 。 大规模流水线下的茶叶 , 与茶农以前野放采集本来就无法相提并论 , 而一旦原料跟不上扩产需要(农产品的播种有周期 , 并非种下两年树就可以采茶的) , 那就只有以替代品去置换原料 。 合成橡胶的广泛使用 , 导致质量无法比同天然橡胶也是同理 。 而天然橡胶价格的高企 , 也使不法奸商以混杂合成胶的产品冠以天然橡胶出售 。 而由于介入的商家对资源地本就毫无归属感 。 其开采的手段甚至是灭绝性的 。 一副捞一票就走的腔调 。 而往往靠原料出产的地区劳动力相当廉价 , 以稍高的工资增长的税收就极容易获得短视者的叫好 。 其中以美国和日本为最 , 日本原本就资源匮乏 。 而美国其实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 但其国内对资源的开采管理严格 。 故美国企业大多去国外设厂和掠夺 , 不服的则以国家机器为后盾保证 。 随便举几个例子: 吉列收购了飞鹰刀片 。 宝洁收购了六神日化产品 。 立顿在中国设厂专收碎茶末进行制造 。 雀巢在中国原地制造并销售 大头奶粉 。 另有各种麦片等等食品 。 由于对原品牌的毁坏性利用 , 有时候是灾难性的 。 这点从宝洁收购的SKII(原日本)最近的毁容案中 , 都可让人 触目惊心 。 而深圳先融根本就是一个投资公司 。 投资公司的目的当然是要给股东以最高的投资回报 。 而非 , 保护或拥有几多口碑甚佳的品牌 。 以质量换取产量和利润也就相当明显 , 故大益近两年没啥限量可言 。 只要卖得出去 , 就大上批次 。 由于同样质量的茶青就那么多 , 后批次不得以混入其它低端原料也就顺理成章 , 这也是为啥一说就是501 , 601的好 , 后面口感完全两样的原因 。 比如 , 据说是大益极少见一口料的圣茶之旅 。 能用的料都压成601了 。 卖火了赶紧出602 , 可哪儿还能找到那么多适合的原料呢 。 故602的质量和601不可同日而语 。 相比同品牌产品 , 我觉得圣茶爆炒601是情有可原的 , 笔者不幸在数月前刚涉普洱懵懂时 , 被卖家推荐了饼602的收藏 。 综上 。 笔者认为 2004 改制前的勐海产品和改制后的几乎可以视为两种品牌 , 更何况改制时大量拥有技术能力的厂长和高级人员以被清洗 。 在我看来 , 2004前的是老益 , 现在的就暂称大益吧 。 【大益,为何近两年品质滑坡】如果价格能接受 , 仓的状况可确信 , 购入老益品尝真正的勐海味倒是首选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面包里面都是小孔 为何面包里面都是小孔
- 诸葛亮为何这么痛恨这个男人?
- 铁观音为何能风靡市场
- 重子声学振荡是什么?它为何能称为宇宙的“标准尺”?
- 古代普遍存在的“祠堂”有什么用途,为何现今南方多而北方少
- 什么样的茶书受欢迎?,大益五子登科
- “茶与禅”的佛教茶学理论,大益七子饼茶
- 孔子文不能治国安邦,武不能上阵杀敌,却为何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说布偶猫或者其他品种猫的繁育都是暴利的真的是这样吗? 不懂就问,猫的繁殖能力那么强,为何布偶猫的
- 茶道为何在大唐兴盛?,肉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