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学会分享

很多家长问:老师, 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 能让孩子喜欢学习呢?之前, 我与几个朋友交流过, 问的家长多了, 这次我就分享给大家一个好方法:情境教育法 。
情境教育顺应儿童天性, 突出“真、美、情、思”四大元素, 以“儿童一知识一社会”三个维度作为内核, 构筑了具有独特优势的教育范式 。 提出者是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 。

教育孩子学会分享

文章插图
好书
1、情境教育法, 使知识“活”了
【教育孩子学会分享】情境教育中的“真”和“美”, 让知识有了生命 。
“真”是讲究真实, 把教育内容融入到真实的情景中, 春天看草, 夏天看花, 秋天看叶, 冬天看雪 。 让书本的知识内容都立体了起来, 变得看得见, 摸得着 。 孩子的感知能力很强, 这种真实场景的学习, 比坐在教室里的学习更有意思, 孩子更愿意主动去探索 。 而遇到一些没有的内容场景, 可以画图作画, 情境教育是尽量让教学内容看的见, 想的到 。
“美”是追求美, 给孩子带来审美愉悦, 来真正提升他们的审美 。 我们经常说“要发现美”, 带孩子去各种美的场景吧, 美无处不在, 孩子真的去感受美, 表达美 。 审美能力是不是就提升了?
我经常问家长, 你们知道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吗?答案五花八门, 有说能提升成绩的, 有说能管住孩子的……我的答案是能让学习的知识“活”起来, 让孩子学习快乐的老师 。
家长们, 其实也能感受到, 孩子更容易记住自己参与其中的活动 。 比如, 去动物园看到的, 感受到的, 孩子可以长时间不忘 。 随时让孩子回忆, 也能讲得绘声绘色 。 下次再想孩子学东西, 试试带孩子去接触“活”的知识 。
2、情境教育法, 使孩子“灵”了
情境教育中的“情”和“思”, 让孩子变得聪慧 。
“情”是让情感伴随认知活动 。 在优化的情境中, 在教师语言的调节支配下, 儿童自己的情感还会不由自主地移到教学情境的相关对象上 。 孩子表达出真情实感, 对学习知识动情了, 学习效率自然提升 。
“思”是思维, 拓展儿童的思维空间 。 每一个大脑健全的儿童都潜藏着智慧, 理想的教育完全可以而且也应该充分开发儿童的潜能, 使他们变得智慧起来 。
上次有一朋友, 跟我抱怨:你说我家娃儿是不是特别笨?学什么都很慢 。 也不知道是遗传谁的 。 我笑着回应:不是遗传你的吗?接着反问他, 孩子打游戏学得慢吗?朋友不假思索:这方面倒是很快, 一个新游戏, 转眼就能学会 。
因来自不同家庭, 孩子们个性等方面是不同的, 但所有孩子对美好事物的爱, 对好奇的探索是相同的 。 没有笨的孩子, 只有智慧待开发的孩子 。
愿更多家长, 用上情境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 。
教育孩子学会分享

文章插图
思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