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中国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 已是千年古茶 。 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三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 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 从古到今, 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 。 是采摘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山, 当年生成熟茶叶和红苔, 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全发酵茶 。 藏茶属于最典型的黑茶, 她的颜色呈深褐色, 又是全发酵茶 。
雅安藏茶制作技艺主要分为采割、原料茶初制、成品茶加工三大主要部分 。

文章插图
【四川名茶之雅安藏茶】
制作工艺
1、采割 。 传统雅安藏茶原料是国内外唯一使用“茶刀子”采“割”的 。 原料茶分本山茶、上路茶、横路茶等 。
①本山茶:产于雨城区周公山一带, 于每年端午节和白露前后前分两次留桩3.5厘米采割 。
②上路茶:产于雨城区大河、严桥、中里等山区, 每年于大署至立秋之间采割一次, 留桩3.5厘米 。
③横路茶:产于名山、天全、荥经等县, 多实行粗细兼产, 即春季采细茶、大署至立秋前采边茶 。
④条茶:是砖茶的主要原料之一, 每年谷雨后、端午前采割 。
⑤撒茶:毛尖、芽细、砖茶的重要原料, 清明后, 立夏前采收 。 采收标准为一芽二、三、四叶 。 古代每年开采茶叶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
2、原料茶初制分做庄茶和复制做庄茶两种 。 有多次渥堆高温(50~75℃)发酵的显著特点 。 传统做庄茶制作有十八道工序 。
3、成品茶加工是通过整理、拼配、春包等工序将原料茶制为成品茶 。 条包砖茶是雅安藏茶的又一显著特点 。
4、原料茶整理 。 经筛分、风选、拣剔、切铡、干燥、停仓等工序去除茶梗及杂质, 调整含水量, 分质量等级存放等 。
5、拼配 。 按品种要求根据原料茶质量按比例搭配拌和 。
6、压制, 又叫春包 。 通过称茶(定量)、蒸茶(加温加湿)、春紧、码包等工序, 将料茶压紧成为茶砖 。
7、包装 。 冷却后砖茶倒出茶篼子, 取隔页、包黄纸、打标签、包牛皮纸、捆千斤篾、再装入茶篼子、编包成为成品茶 。
8、检验 。 成品茶经检验合格进入成品库 。 小垛码放, 促进通风和自然后发酵 。
基本特征
雅安藏茶制作技艺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瑰宝,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
1、发酵:根据原料、质量的不同, 进行渥堆转色发酵, 有的在初制时发酵, 有的在复制时发酵 。
2、春包:独特的压制工艺, 茶砖不能松, 也不能太紧, 既有利于长途运输, 又有利于通风干燥、后发酵;
3、后发酵:从半成品到成品茶直至饮用, 在自然干燥过程中茶叶内质都在持续转化 。
4、独特的包装工序和外形标志:春包紧压的茶砖, 冷却后倒出茶篼子, 包黄纸、打标签、再装入茶篼子、编包后成为成品茶 。
5、主要产品的感官品质特征:
康砖茶:外形呈圆角长方形, 表面平整、紧实, 洒面明显, 色泽棕褐 。 内质香气纯正, 汤色红褐、尚明, 滋味纯尚浓, 叶底棕褐较老 。 金尖茶:外形呈圆角长方形, 稍紧实, 无脱层, 色泽棕褐 。 内质香气纯正, 汤色黄红、尚明, 滋味醇和, 叶底暗褐老 。 康尖茶:外形呈圆角方形, 表面平整、紧实, 色泽棕褐, 内质香气浓郁纯正, 汤色红而透亮, 滋味醇和甘爽, 叶底棕褐稍老 。
推荐阅读
- 四川名茶之蒙顶黄芽
- 杜仲的养殖方法
- 15分之9化成最简分数是多少 15分之9化成最简分数是什么
- 明日之后,如何提升范围挥砍到2级
- 饥荒联机版胡萝卜鼠之年 饥荒胡萝卜鼠怎么抓
- 8只之间|猫咪一胎能生几只小猫呀 一般在1
- 猫何时阉割最好 6个月之后可以阉割手术
- 猫的心跳 是检测猫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 怎么知道自己的电脑能不能玩国服堡垒之夜?
- 绘画系列之教你如何画简易小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