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茶, 熟茶, 一般洗茶两遍, 第一遍快冲快出, 第二遍20至30秒出水(具体时间根据紧压程度定, 压得紧则时间稍长, 压得松则时间稍短 。 散茶可适当缩短时间, 一般为5至10秒) 。 十年以上陈期的熟茶若制作与存放正常则一般可洗茶一遍 。 生茶, 一般洗茶一遍, 20至30秒出水 。 十年以上生茶在洗茶前可进行适度水烘, 即将干茶置入紫砂壶中, 壶外用开水冲淋, 以提高壶温、驱散壶内干茶的杂味并实现快速醒茶 。 冲泡, 熟茶前六泡一般随冲随出, 第六泡后开始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 尽量保持沸水冲泡 。 如果是陈期在七八年以内的次新生茶则可在前五泡用随手泡, 随手泡开盖降温 。 定点, 低点, 缓吊水 。 慢速注水, 快速出汤 。 出汤后盖碗开盖降温 。 (沸点一般在95度至96度)烧沸后停顿五秒再行冲泡, 第六泡后以沸水或者铁壶沸水直接冲泡 。 (冲泡陈年老茶在紫砂壶外烘水浇注效果显著)
注:前六泡冲泡时, 每泡茶之间的间隔停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分钟), 如有间隔停顿时间过长则可相应缩短后一泡的浸泡时间 。 由于每个人的泡茶手法均不一样, 因此, 浸泡时间也没有硬性的规定, 只是泡出适合自己浓度的茶汤即可, 这是需要多一点的泡茶经验, 不同年份的普洱茶, 也需要不同的处理手法;更细节一点的, 不同仓储的普洱茶, 也有点不同的泡法, 泡茶是一门人文艺术, 泡茶的经验是需要累积的, 总之, 普洱冲泡, 不完全拘泥种种刻板形式, 但以知茶性为最关键 。
泡茶心得(黄刚)供茶友借鉴
泡茶的过程应该是茶分子扩散的过程, 学过中学物理的人都知道, 任何物质都有一个从高密度(浓度)向低密度(浓度)转移、扩散的趋势, 无论是在空气中还是在水中, 直到达到相对平衡为止 。 那么影响一杯茶口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一是茶本身的品质与级别, 二是水的温度, 三是茶的浓度 。 当茶本身的品质与级别已经确定不变了的话, 影响口感的就只剩下水的温度和茶的浓度了 。 而这恰恰是茶艺师需要也能够控制的 。
温度可以影响味蕾对茶水的感觉(比如不同的温度下, 人对同一种汤的咸淡感觉就不一样) 。 更重要的是水的温度越高, 分子活动越快, 扩散也越快, 对于茶水的浓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茶分子的浓度与茶叶浸泡的时间长短有关系 。 时间越长, 则浓度越高 。 茶分子的浓度与注水量有关(相应的与投茶量和容器大小有关) 。 同一时间内, 水量大了, 茶水就淡些;水量小了, 茶水就会浓些 。 茶分子的浓度与茶叶的外形有很大关系 。 如果是紧茶、茶块, 则茶分子扩散就慢些 。 如果是散茶, 则茶分子扩散就快些 。 就好比一个肥皂块与一勺洗衣粉同时放入水中, 那么洗衣粉肯定比肥皂块化得更快些 。 茶分子的浓度还与对茶作用的外力有关系 。 水流急一些、直接砸在茶叶上, 则分子扩散就快一些 。 否则, 水流细一些, 从杯壁缓缓注入, 则分子扩散就慢得多 。 这跟洗衣服时漂洗肥皂水的道理是一样的 。 把沾有肥皂沫的衣服用力在水里多甩几下, 衣服就会干净些, 而脸盆里的肥皂水则会浓一些 。
综上所述, 温度、时间、水量(茶量)、茶形、外力作用, 应该是决定茶水浓度的五个因素 。 如果泡茶者能够多练、多思, 掌握好这五个方面, 再兼顾到茶叶本身的品质与级别, 泡好一壶茶应该是不难的 。
推荐阅读
- 怎么学会看手相
- 鸭肉焖土豆怎么做好吃
- 枯叶龟深水养还是浅水养
- 云南闭壳龟生病怎么处理
- 枯叶龟雌雄如何辨别
- 苏拉威西白头龟腐皮怎么治
- 苏拉威西白头龟怎么养
- 日本地龟怎么分雌雄
- 黄腿象龟怎么分雌雄
- 豆饼怎么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