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人的饭桌上藏着一派山川田园风光 。
文章插图
▲ 全宿世界都吃九江人家大米了!因为 , “宿世界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 , 恰是九江德安人 。 图/视觉中国
九江是江城 , 是湖城 , 境内的湖口县是长江中游与下流的分界点 , 背靠的鄱阳湖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 江湖之间 , 盛产河鲜;密布的河网在沿江平原上浇灌出了万亩良田 , 也形当作了纵横的航道 , 使得九江物产丰硕、商旅不停 , 形当作了繁荣的米市和茶市;而鄱阳湖畔的庐山 , 则在终年云雾中隐居避宿世 , 山珍野味 , 尽藏于名山之间 。
文章插图
▲ 鄱阳湖上的渔平易近 , 正在为水产物分类 。 图/视觉中国
江湖、田园和山林 , 为九江凑齐文人骚人赏景的“三要素” , 也同样为吃货们带来了优质的鱼、稻米和山间珍馐 , 使得这座城市兼具了士子风流和人世炊火 。
文章插图
▲ 若说”人世炊火“ , 谁能比炒粉更多?图/图虫创意
而九江饮食“不太辣、不太甜、也不太咸”的风味 , 则暗暗合适了儒家的“不偏不倚” , 使得特点不太光鲜的九江菜声名不显 , 细细挖掘后 , 却有景象形象万千 。
—1—浔阳江头夜送客 , 该吃些什么?
九江境内有赣江、昌江、信江、抚河、修河五洪流系流过 , 经鄱阳湖自湖口注入长江 , 浩大东去 , 带来了水乡高产而肥美的鱼 。
文章插图
▲ 鄱阳湖边停泊的渔船 。 图/视觉中国
因而在九江 , 鱼永远是饭桌上的重头戏 。
元和十一年秋 , 贬谪至此的白居易在浔阳江(今九江龙开河 , 已被人工填埋)上设席 , 无论是置酒饯别友人 , 仍是相逢那位“同病相怜”的琵琶女 , 都在船长进行 。 渔舟中喝酒听琴 , 天然要佐以鲜美的鱼肉 , 而秋冬之际 , 也恰是九江鱼“丰收”的时节 。
文章插图
▲ 除了鱼块 , 最家常的做法往往是整条红烧 , 当然对江西人来说 , 辣椒必不成少 。 图/收集
鼎鼎台甫的九江鱼块 , 恰是取江、湖中的新颖草鱼 , 切当作块用淀粉、喷鼻料腌制 , 先炸至两面金黄 , 再留底油以葱、姜炝锅 , 加酱油、料酒等调料烧开 , 将鱼块入锅小火慢炖、大火收汁 。 鱼块往往放辣 , 煎过的外皮略带焦喷鼻 , 里面的鱼肉细嫩肥美 , 一口咬下喷鼻辣的脆皮 , 鱼肉汁满溢而出 , 鲜与辣在舌尖同时绽放 , 一口吻能下三碗白米饭 。
文章插图
▲ 黄丫头:“我感觉我还能急救一下” 。 图/收集
而盛产于全国各洪流域的黄辣丁 , 在九江人这里叫做“黄丫头” , 以野生的居多 , 在江边河滨甚至乡间水池都能钓上来 。 “黄丫头”肉质最为细嫩 , 简简单单红烧之后 , 进口一吸就能把鱼肉吸到嘴里 , 大有气吞江河之势;而又极其鲜美 , 短小的鱼身中蕴含着一股“野味” , 连汤汁都风味绝佳 , 不负水边垂钓的漫长等待 。
文章插图
▲ 豆参吸满了鱼汤 , 变得沉甸甸的 。 图/《舌尖上的中国3》
到冬日 , 九江家家户户都炖鱼头汤 , 不像别处认为“豆腐是鱼肉的最佳搭配” , 九江人炖鱼头 , 只用都昌的豆参 。 鱼头须选用鲢鱼或胖头鱼(鳙鱼) , 油煎去除腥味后 , 入水加姜、蒜、辣椒等调料炖煮 , 再放入最关头的豆参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不再喊“石油要枯竭”了?
- 太阳系是一个牢笼?为什么直到今天,人类也无法离开太阳系?
- 人类为什么会发明枕头呢?
- 为什么糯米只配做成粽子,不能做成米饭?
- 北斗系统有什么用?看完才知道为什么我国要斥巨资修建北斗系统?
- 地球是球形的,海平面为什么是平的?
- 明明不是第一批到达美洲,为什么都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 天乍冷,人们为什么容易出现尿频尿急
- 杨宪为什么会给朱元璋杀死杨宪的死因
- 世界上最大的啮齿动物,为什么心甘情愿当其他动物的坐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