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富含有机质, 豆科植物绿肥氮素含量较丰富, 茶园间作绿肥, 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增强保水能力, 减少和防止水土流失 。 在幼树期, 由于土壤覆盖度小, 茶园表土常常因暴雨造成水土流失, 间作绿肥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 。 广东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英德基地2006年、2007年茶豆间作试验结果显示, 幼龄茶园中间种大豆, 大豆秸秆回田后, 能改良土壤养分状况, 特别是能显著降低交换性铝含量, 提高土壤pH, 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全氮含量;有效促进茶树生长, 增加茶叶产量, 增强幼龄茶园的树势、培养树冠, 为成龄茶园的丰产打下基础;有效改善茶园小气候, 减少虫害和杂草的发生, 显著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 。 在南方茶区, 高温季节常因太阳辐射热而使叶片灼伤, 间作高秆绿肥, 可为茶树遮阴, 减少阳光暴晒, 预防灼伤 。 但间作绿肥, 尤其是高秆的夏绿肥, 应注意防止绿肥与茶树争夺水肥阳光, 必须合理间作 。
(四)定型修剪
自然生长未经修剪的茶树, 分枝较稀少, 树冠幅度难以扩大 。 为了有效抑制茶树顶端生长优势, 促进侧芽萌发, 增加有效分枝层数和数量, 培养骨架枝, 形成广阔密集的采摘面, 幼龄茶树必须进行3次定型修剪 。
第1次定型修剪对茶树骨架的形成十分重要, 必须精细进行, 确保质量 。 树龄达到2足龄, 苗高30厘米, 有1~2个分枝, 离地5厘米处茎粗超过0.3厘米, 在距地面15厘米左右处修剪 。 剪口应向内侧倾斜, 尽量保留行间向的腋芽, 诱导新枝向行间伸展 。 剪口要光滑, 切忌剪裂, 以免雨水浸渍伤口, 难以愈合, 影响发芽 。
第2次定型修剪一般在上一次修剪后1年进行 。 修剪高度可在上次修剪口上提高15~ 20厘米 。 这次修剪可用篱剪按修剪高度标准剪平, 然后用整枝剪剪去过长的小树桩, 同样要注意留养行间向的侧枝, 以利于分枝向外伸展 。
第3次定型修剪可在第2次定型修剪后1年进行, 也可适当采几批春茶后再进行, 但定型修剪时间越早越好, 最迟不超过4月下旬, 以尽量减少对已发树枝的影响 。 这次修剪的高度在上次修剪口提高10~15厘米, 用篱剪将茶树蓬面剪平即可 。
通过以上3次定型修剪, 树冠迅速扩展, 已具有健壮的骨架, 即可适当留叶采摘, 采高养低, 增强分枝密度 。 在此后的两年间, 再在上年的剪口上提高5~10厘米进行整形修剪 。 灌木型茶树, 使树冠略带弧形;乔木型、半乔木型仍维持水平型树冠, 以进一步扩大采摘面, 增加发芽密度 。 茶树通过3次定型修剪和两年整形修剪后, 广阔密集的采摘面已基本完成, 即可正式投采, 逐步进入旺采期 。
对于大叶种茶区, 可以采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20世纪60年代研究成功的分段修剪法 。 新植茶苗(移植茶园)定剪标准, 主茎粗0.4厘米, 定剪高度12厘米(现行密植茶园18厘米), 以后每隔20~30天剪1次, 每次减去枝条总数的1/3~1/2, 标准是枝条木质化或半木质化, 茎粗0.3~0.4厘米, 7~8片叶 。 每次修剪高度在原基础上提高8-12厘米, 3年分段修剪后改为一年一次平剪 。 另外, 也可采用弯枝法, 适宜弯枝的时间为2月上旬、9月下旬和10月下旬, 掌握标准是枝条茎粗0.4厘米, 高度30厘米, 高枝离地15厘米, 夹角1000~l100, 弯枝一年进行平剪 。 弯枝法能明显促进分枝, 枝条充分利用, 展蓬快, 生物产量增加1.65倍, 产量增加27%~40%, 是快速成园的有效措施 。
推荐阅读
- 成年茶园栽培管理
- 现代农业设施在茶园中的应用
- 茶园综合防治的主要技术措施
- 中亚牧羊犬一般多少钱
- 初冬抓紧给茶园中耕施肥
- 下 茶树幼苗期管理
- 上 茶树幼苗期管理
- 冬季茶园管理模式的加强
- 有机茶园的肥培管理
- 茶园怎样合理使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