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人之快乐,莫过于碳水和酒精

食材|人之快乐,莫过于碳水和酒精

文章图片

食材|人之快乐,莫过于碳水和酒精

文章图片

食材|人之快乐,莫过于碳水和酒精

文章图片

食材|人之快乐,莫过于碳水和酒精

文章图片

食材|人之快乐,莫过于碳水和酒精

文章图片

食材|人之快乐,莫过于碳水和酒精

文章图片

食材|人之快乐,莫过于碳水和酒精

文章图片

食材|人之快乐,莫过于碳水和酒精

文章图片


新疆的馕是一种很有意思的食物 。
从字形来看 , 它有一个汉语会意字偏旁“饣” , 说明了这是一种食物;另一半声旁“囊” , 则反映了它与布袋一样的形状、质地 。
但“馕”的字音 , 则来自波斯语的音译:面包 。
并非巧合 , 这是多种文化在西域一地交融共生的果实 , 是东西方文明对碳水美味共同的追求 。

一个悖论是 , 按照汉语和波斯语的共同释义 , 馕的发明初衷 , 应该为了制做一种柔软的 , 类似于面包或包子的面食 , 但最后却做出了这种脆硬中带有韧劲的饼 , 恐怕连他的发明者也感到无奈 。
原因无它 , 在空气含水量低、降雨少的中亚地区 , 曾经缺少一种重要的东西:老面 。
图源 | 吉祥馄饨
No:1 壹
所谓老面 , 其实是一种凝聚了酵母菌、乳酸菌和各类霉菌的菌团 。 它们来自于空气、水土和植物表面 。
人类酿制葡萄酒 , 就是利用了附着在葡萄果实表面的酵母菌 。 通过人工破碎葡萄表皮和果肉 , 让酵母菌孢子融入葡萄浆汁中 , 对果糖和葡萄糖进行发酵 , 生产酒精 。

粮食酒的酿造更复杂一些 , 酵母菌只能分解果糖、葡萄糖这样的单糖 , 不能分解淀粉为代表的多糖 。 自然界能分解淀粉的 , 除了哺乳动物的消化液之外 , 只有霉菌 。 植物种子在发芽的时候 , 会把周围空气中分解淀粉的霉菌吸引富集 , 破坏籽粒里的淀粉结构 , 为幼苗提供营养 。 这是自然进化的选择 。

所谓“单一麦芽”威士忌 , 并不是用麦子芽酿酒 , 相反 , 纯麦芽中的蛋白质含量高、淀粉含量低 , 并不能为酵母菌提供足够的发酵材料 。 真正的“单一麦芽”来自同一种发芽的小麦 , 在同一个容器内 , 用同一家工厂的同一种技术分解发酵 。

【食材|人之快乐,莫过于碳水和酒精】但谷物发芽所富集的霉菌 , 却是极不稳定的 。 菌群的比例构成 , 很大程度上受到空气湿度、温度和土地植被的影响 。 所以好的“单一麦芽”威士忌特别强调同一容器、同一工厂 。 只有这样 , 才能最大限度保证风味的稳定 。
简而言之 , 霉菌和酵母菌菌群的标准化 。

中国人聪明一些 , 在酿酒的过程中发明了另一种东西:酒曲 。
所谓酒曲 , 其实制作材料也是发芽的麦类种子 。 但中国人不是直接拿来酿酒 , 而是将其阴干熟成后 , 加到高粱、稻米等粮食里二次发酵 。 最后对比出酒的口味 , 选择最优的酒曲做引子 , 拌进新鲜小麦后制作更多的酒曲 。

中国人说的“曲为酒之骨” , 意思是酒曲在酿酒过程中起到的搭框架的作用 , 它决定了发酵的走向和最后酒水入口的滋味 。 它缔造了中国式白酒、黄酒的传奇 , 也创造了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日本清酒、西藏青稞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