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茶习俗的形成,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 。 当此时期,饮茶上自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中及文人士大夫、宗教徒,可谓社会各个阶层都已饮茶,成一时之风尚 。
(一)宫廷饮茶
【饮茶史——饮茶习俗的形成】三国时吴主孙皓密赐韦曜以茶代酒,可见茶是东吴宫庭饮料 。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晋四王起事》:“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荼上至尊”,晋惠帝在蒙难出逃初返洛阳时,侍从以瓦盂盛茶供惠帝饮用,可见惠帝平时应当喜欢饮茶 。
南朝宋人山谦之《吴兴统记》载:“乌程? 温山,出御荈” 。 在温山建御茶园,茶叶专供皇室 。 温山的御茶园,可以上溯到晋时 。
《南齐书·武帝本纪》:“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荼饮、干饭、酒脯而已” 。 死后以茶为祭,则齐国皇室饮茶无疑 。
三国两晋以迄南北朝,宫廷皇室普遍饮茶 。
(二)文人士大夫饮茶
从两汉到三国,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物,饮茶限于王公朝士 。 晋以后,饮茶进入中下层社会 。
两晋时期,张载、左思、杜育、陆纳、谢安、桓温、刘琨、王濛、褚裒、王肃、刘镐等文人士大夫均喜饮茶 。 茶,无论是作为药饵服用,还是在服食意识淡化之后仅作为生活趣味,都是作为风流雅尚而被士人接受的 。
“吾体中溃闷,恒假真茶,汝可致之”(刘琨《与兄子兖州刺史演书》) 。
“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 。 ”(左思《娇女诗》)就连左思未成年的两个小女儿也喜欢饮茶,可见左思家中平常是饮茶的 。
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记:“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安既至,所设唯荼、果而已 。 ”东晋士大夫以茶待客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语新说·纰漏》记:“任育长年少时,甚有令名 。 ……坐席竟,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荼,为茗?’”江南一带,文人、士大夫宴会之时,客人入坐完毕,便开始上茶 。 《世说新语·轻诋》也记,褚裒“初渡江,尝入东,至金昌亭,吴中豪右燕集亭中”,因初来乍到,吴中豪右故意捉弄他,“敕左右多与茗汁”,“使终不得食”, 可见士大夫酒宴上敬茶已成规矩 。 同书还记:“晋司徒长史王濛好饮荼,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 。 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 ”名士王濛家中日常备有茶,客来则敬茶,“人至辄命饮之” 。 对于不喜欢饮茶的人来说,虽说是苦事,但却反映出王濛的好客 。
弘君举《食檄》:“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 。 ”客人到来,见面寒暄之后,先请饮三杯茶 。 茶是士大夫家庭待客的必备之物,晋时客来敬茶的礼俗已经形成 。
后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报德寺:“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桨,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 。 ……时给事中刘镐,慕肃之风,专习茗饮 。 ”北朝人原本渴饮酪桨,但受南朝人的影响,如刘镐等,也喜欢上饮茶,并专习茶艺 。
两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饮茶风气较浓 。
(三)宗教徒饮茶
汉魏六朝时期,是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时期,茶以其清淡、虚静的本性和却睡疗病的功能广受宗教徒的青睐 。
1.道教与茶
道家清静淡泊、自然无为的思想,与茶的清和淡静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 。 中国的饮茶始于古巴蜀,而巴蜀也是道教的诞生地 。 道教徒很早就接触到茶,并在实践中视茶为成道的“仙药” 。 道教徒炼丹服药,以求脱胎换骨、羽化成仙,于是茶成为道教徒的首选之药 。 在茶从食用、药用向饮用的转变中,道教发挥了重要作用 。
推荐阅读
- 饮茶史——饮茶的起始
- “茶马古道”老镇丽江忆旧——老城的人和事
- 望岳古诗朗诵 古诗朗诵望岳
- “茶马古道”老镇丽江忆旧——老城之韵
- 茶马古道的发展史
- 爱尔兰梗的起源和历史
- 紫笋茶的发展史
- 百年历史老店的贡茶传奇
- 成都鹤鸣茶社:最悠久茶社历史
- 长春“聚乐茶馆”那斑驳朴实的茶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