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茶树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 瑞典科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e)在 1753年出版的《植物种志》中 , 就将茶树的最初学名定命为Thea sinensis.L,后又订为Camellia sinensis L.,"sinensis"是拉丁文中国的意思 。
在植物分类系统中 , 茶树属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山茶目(Theales) , 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 目前 , 大量栽培应用的茶树的种名一般称为Camellia sinensis , 也有人称为Thea sinensis,还有的称Camellia theifera , 1950年我国植物学家钱崇澍根据国际命名和茶树特性研究 , 确定茶树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 迄今未再更改 。
【追溯茶树的起源】茶树是一种常绿木本植物,乔木型茶树高可达15~30 米 , 基部干围达1.5米以上 , 寿命可达数百年 , 以至上干年之久 。 目前 , 人们通常见到的是栽培茶树 , 为了多产芽叶和方便采收 , 往往用修剪的方法 , 抑制茶树纵向生长 , 促使茶树枝向扩展 , 所以 , 树高多在0.8~1.2米之间 。 茶树经济学年龄 , 一般为50~60年.
茶树起源问题虽然较难考证 , 但历史上的一些痕迹和史料却为茶树起源提供了不少佐证 , 使人们能从多方面去了解和探索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 逐渐取得了科学的结论和论证 。
在古代史料中 , 茶的名称很多 。 在公元前2世纪 , 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 , 西汉末年 , 在扬雄的《方言》中 , 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约成于汉朝)中 , 称之为"荼草"或 "选" , 东汉的《桐君录》(撰人不详)中谓之"瓜芦木";南朝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为"荈";唐陆 羽在《茶经》中 , 也提到"其名 , 一曰茶 , 二曰槚 , 三曰 蔎 , 四曰茗 , 五曰荈" 。 总之 , 在陆羽撰写《茶经》中 , 对茶的提法不下10余种 , 其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荼 。 由于茶事的发展 , 指茶的"荼"字使用越来越多 , 生有了区别的必要 , 于是从一字多义的"茶"字中 , 衍生出"茶"字 。 陆羽在写《茶经》(公元758年左右)时 , 将"荼"字减少一划 , 改写为"茶" 。 从此 , 在古今茶学书中 , 茶字的形、音、义也就固定下来了 。
在中国茶学史上 , 一般认为在唐代中期(约公元8世纪)以前 , "茶"写成"荼" , 读作"tu" 。 据查 , 荼字最早见之于《诗经》 , 在《诗·邶风·谷风》中记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豳风·七月》中记有:"采荼、薪樗 , 食我农夫 。 "但对《诗经》中的荼 , 有人认为指的是茶 , 也有人认为指的是"苦菜" , 至今看法不一 , 难以统一 。 开始以荼字明确表示有茶字意义的 , 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书--《尔雅》(约公元前2世纪秦汉间成书) , 其中记有:槚 , 苦荼" 。 东晋郭璞在《尔雅注》中认为这指的就是常见的普通茶树 , 它"树小如栀子 。 冬生(意为常绿)叶 , 可煮作羹饮 。 今呼早来者为荼 , 晚取者为茗" 。 而将"荼"字改写成"茶"字的 , 按南宋魏了翁在《邛州先茶记》所述 , 乃是受了唐代陆羽《茶经》和卢仝《茶歌》的影响所致 。 明代杨慎的《丹铅杂录》和清代顾炎武的《唐韵正》也持相同看法 。 但实际上更早 , 陆羽《茶经》提出:茶字 , "其字 , 或从草 , 或从木 , 或草木并 。 "注中指出:"从草 , 当作茶 , 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 , 当作搽 , 其字出《本草》;草木并 , 作荼 , 其字出《尔雅》 。 "明确表示 , 茶字出自唐玄宗(公元712~755年)撰的《开元文字音义》 。 不过 , 从今人看来 , 一个新文字刚出现之际 , 免不了有一个新老交替使用的时期 。 有鉴于此 , 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后认为 , 茶字的形、音、义的确立 , 应在中唐以后 。 他在《唐韵正》中写道:"愚游泰山岱岳 , 观览后碑题名 , 见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刻荼药字 , 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刻荼宴字 , 皆作荼……其时字体尚未变 。 至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柳公权书《玄秘塔碑钻》大中九年(公元855年)裴休书《圭峰禅师碑》茶毗字 , 仅减此一划 , 则此字变于中唐以下也 。 "而陆羽在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著《茶经》时 , 在流传着茶的众多称呼的情况下 , 统一改写成茶字 , 这不能不说是陆羽的一个重大贡献 。 从此 , 茶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一直沿用至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