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的时候, 我独自一人背包去了怒江一带 。 之所以去那里, 完全是受了田壮壮《德拉姆》的蛊惑 。 我一直认为, 在田壮壮凭《蓝风筝》直达高峰并遭遇重大挫折后, 《德拉姆》是最拿得出手的作品 。 这是他的第一部纪录片, 同时也是一部节奏散漫到极度考验耐心的电影 。 在数字摄影机的帮助下, 他把怒江的人情和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做了一次扎实得有些过分的人类学调查, 低调而神秘, 舒缓而优美 。
田壮壮拍《德拉姆》, 和他的摄制组可谓历经千辛万苦 。 在花絮里, 他们在丙中洛通往察瓦龙的道路上, 曾遇上一次滑坡, 人马惊慌失措, 镜头仓皇逃窜 。 在他的镜头下, 怒江是穷困的, 更是偏远的, 淳朴的人们满足于温饱的物质生活, 有着原始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基督教), 文化上更是保持着完好的原生态 。
【茶马古道的遗憾】但那是在他拍此片的2003年 。 我到怒江的感觉, 大概是五味杂陈了, 有高兴、也有遗憾, 有期待、也有失望 。 比如片中所提到的丁大妈, 因为这么多年《德拉姆》给她的家庭旅馆带来了好生意, 和片中展示的“淳朴”早已经搭不上界了 。 不仅在网上可以搜到不少关于她的“不和谐”之音, 我在丙中洛重丁村拜访她家的时候, 也确实感受到一丝与电影不同的薄凉 。
变化最大的是交通 。 在中国, 无论在任何一个角落, 交通几乎都是发展最快最早的 。 当初那条令摄制组遭遇滑坡的路, 如今不再需要徒步,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条可以行车的土路――虽然路况极差, 虽然每年常常因雨季泥石流滑坡断路好几个月, 但好歹改名换姓叫“丙察公路”了 。 甚至连察瓦龙再往北通往西藏察隅的公路, 也在修建中, 当地人告诉我, 尽管和丙察公路一样糟糕, 但起码很快就会通车 。
在这种情况下再看《德拉姆》, 就像是彼时彼地的一次静态摄影, 它通篇所采用的静止机位和不动如山的长镜头, 正好像相机一样把当时的人和景都保存下来, 变成了标本 。 那部电影的用意全然不在于变迁, 即使开头和结尾雾起雾散是相互照应的循环, 但田壮壮似乎将时间前后截断, 做了一个横切面 。 该手法颇有行为艺术的味道, 几年后, 我在贾樟柯的《24城记》里, 也找到了这种感觉 。
《德拉姆》甚至不能说是一个完整的“纪录片”, 它对茶马古道的核心元素――马帮的叙述, 在现在看来是孱弱的 。 在此类文化题材纪录片中, 常见的手法是对历史和民族文化进行一次能多深就多深的挖掘, 但田壮壮把这种手段抛弃了 。 独具风貌的同时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像我所提到的那样――在纵深度上有所欠缺 。
要命的是, 国内的纪录片创作者们对茶马古道的兴趣并不大, 有些已有的作品中规中矩, 套路化, 看后就忘, 没有惊喜 。 独立导演赵大勇曾经就怒江边的废城知子罗拍过一部同名纪录片, 口碑很好, 但因为缺乏有力的发行渠道, 我想看却一直没能看到 。 《德拉姆》虽然缺点明显, 但在茶马古道这个题材上能超过它的, 国内真没有 。
但是国外偏偏有 。 不敢说超过, 至少一样地令人难忘, 能诱使人产生走一趟茶马古道的冲动 。 这就是日本NHK和韩国KBS于2009年联合拍摄的6集纪录片《茶马古道》 。 它比田壮壮的作品更深入、更细致;一方面, 这是片长的优势, 另一方面, 则是双方出发点、思路和风格差异使然 。
《茶马古道》可以说很“NHK”, 就像你看到的任何一部BBC或美国国家地理出品一样, 它也有着那种明显的NHK风格 。 尤其是配乐, 自打姬神喜多郎等人开始, 这种东方式的大气音乐调调似乎就没换过 。 娴熟的镜头, 传神的剪辑, 系统而细腻的视角, 虽然是标准化流水线作业, 但我照样被这种极高的商业地理纪录片制作水准所折服 。
推荐阅读
- 游滇藏风光 访茶马古道
- 从茶马古道文化说起
- 川藏茶马古道连接古今东西
- 遗存在寺登街的茶马古道记忆
- 父爱如山经典句子诗句 表达父爱如山经典诗句
- 我国历史深处的茶马古道
- 湖南安化投资200万修缮茶马古道文物
- 马岭镇大石梯 荒草湮没的茶马古道
- 茶字流变——茶的其他称谓
- 红豆奶油海螺卷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