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说来 , 中国茶文化的千姿百态与其盛大气象 , 是儒释道三家互相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 。 中国茶文化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 , 融汇了三家的基本原则 , 从而体现出"大道"的中国精神 。 宗教境界、道德境界、艺术境界、人生境界是儒释道共同形成的中华茶文化极为独特的景观 。
【上 茶文化与宗教发展的联系】道教与茶文化关系最有说服力的要数陶弘景《杂录》中所说"苦荼轻身换骨 , 昔丹丘子黄山启服之"的记载 。 其实对丹丘子饮茶的记载还有早于此的汉代的《神异记》 。
余姚人虞洪 , 入山采茗 。 遇一道士 , 牵三青牛 , 引洪至瀑布山 , 曰:"予丹丘子也 。 闻子善具饮 , 常思见惠 。 山中有大茗 , 可以相给 , 祈于他日有瓯栖之余 , 乞相遗也 。 "因立奠祀 。 后常令家人入山 , 获大茗焉 。 丹丘子为汉代"仙人" , 茶文化中最早的一个道教人物 。 故事似不可全信 , 但仍有真确之处 。 陆羽《茶经o八之出》关于余姚瀑布泉的说法即为明证:"余姚县生瀑布泉岭 , 曰仙茗 , 大者殊异 。 "此处所指余姚瀑布与《神异记》中的余姚瀑布山实相吻合 , 历史上的余姚瀑布山确为产茶名山 。 因此"大茗"与"仙茗"的记载亦完全一致 。 这几则记录中的"荼"与"茗" , 也就是今天的茶 。
道教是以清静无为、自然而然的态度追求着神仙世界 , 并以茶能使人轻身换骨 , 羽化成仙 , 从而各地道观大都自产自用着自己的"道茶" , 实现着自在自为的自然思想 , 这种对茶文化原始性和开创性的茶道思想 , 实在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
老庄虚静恬淡、随顺自然的思想与后来发展起来的隐逸思想 , 有着直接而内在的关联 。 庄子自身即有全身保真、任性自适的隐逸思想 。 在后来的道教之中 , 隐逸本身即一种最为自然的生活方式 。 魏晋南北朝是老庄思想的极盛时期 。 庄子的自然养生观念 , 被发展为藉导引之术而在行为层面上的实践 , 如一些人的隐逸方式是"保终性命 , 存神养和" 。 东汉末的矫慎"隐循山谷 , 因穴为室 , 仰慕松乔导引之术"(《后汉书o矫慎传》) 。 这种纯然的避世隐逸 , 已趋隐逸极端 。 此风至魏晋南北朝大盛 。
无庸讳言 , 儒家茶文化代表着一种中庸、和谐、积极人世的儒教精神 , 其间蕴含的宽容平和与绝不强加于人的心态 , 恰恰是人类的个体之间、社群之间、文化之间、宗教之间、种族之间、姓别之间、地域之间、语言之间、乃至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处之道 , 相互尊重 , 共存共生 , 这恰恰又正是最具有现代意识的宇宙伦理、社群伦理和人道原则 。 能以清茶一杯 , 体现这些原则 , 加强这些原则 , 这岂不是一幅儒学的天地中和境界吗?
刘贞亮提出的"以茶可行道" , 实质上就是指中庸之道 。 因为"以茶利礼仁" , "以茶表敬意" , "以茶可雅志" , 终究是为"以茶行道"而开路的 。 在这里 , 儒家的逻辑理路是一贯的 。 不少茶文化学人都指出 , 陆羽的《茶经》就吸取了儒家的经典《易经》的"中"的思想 , 即便在他所制的器具上也有所反映 。 如煮茶的风炉 , "风炉以钢铁铸之 , 如古鼎形 。 厚三分 , 缘阔九分 , 令六分虚中" 。 炉有三足 , 足间三窗 , 中有三格 , 它以"六分虚中"充分体现了《易经》"中"的基本原则 。 它是利用易学象数所严格规定的尺寸来实践其设计思想的 。 风炉一足上铸有"坎上巽下离于中"的铭文 , 同样显示出"中"的原则和儒家阴阳五行思想的揉合 。 坎、巽、离都是周易八卦的卦名 。 八卦中 , 坎代表水 , 巽代表风 , 离代表火 。 陆羽将此三卦及代表这三卦的鱼(水虫)、彪(风兽)、翟(火禽) , 绘于炉上 。 因其"巽主风 , 离主火 , 坎主水;风能兴火 , 火能熟水 , 故备其三卦焉 。 "儒家阴阳五行的"中"道已跃然其上 , 纯然是"时中"原则的体现 。 陆羽以此表达茶事即煮茶过程中的风助火 , 火熟水 , 水煮茶 , 三者相生相助 , 以茶协调五行 , 以达到一种和谐的时中平衡态 。 风炉另一足铸有"体均去五行百疾" , 则明显是以上面那句"坎上巽下离于中"的中道思想、和谐原则为基础的 , 因其"中"所得到的平衡和谐 , 才可导致"体均五行去百疾" 。 "体"指炉体 。 "五行"即谓金、木、水、火、土 。 风炉因其以铜铁铸之 , 故得金之象;而上有盛水器皿 , 又得水之象;中有木炭 , 还得到木之象;以木生火 , 得火之象;炉置地上 , 则得土之象 。 这样看来 , 它因循有序 , 相生相克 , 阴阳谐调 , 岂有不"去百疾"之理 。 第三足铭文"圣唐灭胡明年铸" , 是表纪年与实事的历史纪录 。 但它的意义决不能等闲视之 。 因陆羽的时代是著名的"圣唐" , 圣唐的和谐安定正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 , 像陆羽这样熟读儒家经典又深具儒家情怀的人 , 决不会只把这种向往之情留给自己 , 他要通过茶道(而不是别的方式)来显扬这种儒家的和谐理想 , 把它带给人间 。 从其所创之"鍑"(锅)是以"方其耳以令正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为指导思想这点来看 , 陆羽所具"守中"即儒家的"时中 "精神 , 正是代表了儒教的治国理想 。
推荐阅读
- 中国茶道与道教
- 下 茶文化与宗教发展的联系
- 观音出家日手抄报
- 5分之5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区分
- 老鸦柿盆景的栽培与造型技术
- 抖音头像上的元宵挂件怎么获得
- QQ如何上传小视频
- 中国茶道的概念与内涵
- 生活在热带草原上的翠猴,不来了解一下吗?
- 无锡:外地春茶上市小心以陈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