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以"和"为最高境界 , 亦充分说明了茶人对儒家和谐或中和哲学的深切把握 。 无论是宋徽宗的"致清导和" , 还是陆羽的谐调五行的"中"道之和 , 还是斐汶的"其功致和" , 还是刘贞亮的"以茶可行道"之和 , 都无疑是以儒家的"中和"与和谐精神作为中国的"茶道"精神 。 懂得了这点 , 就有了打开中国茶道秘密的钥匙 。
"敬"是儒家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 客来敬茶 , 就是儒家思想主诚、主敬的一种体现 。 刘贞亮"十德"中所讲的"以茶表敬意" , "以茶利礼仁" , 都有一个敬字的内涵 。
在古代婚俗中 , 以茶作聘礼又自有其特殊的儒教文化意义 。 宋人《品茶录》云:"种茶必下子 , 若移植则不复生子 , 故俗聘妇 , 必以茶为礼 , 义故有取 。 "明郎瑛《七修汇稿》谓:"种茶下子 , 不可移植 , 移植则不复生也 。 故女子受聘 , 谓之吃茶 。 又聘以茶为礼者 , 见其从一之义也 。 "此外 , 王象晋《茶谱》、陈耀文《天中记》、许次纾《茶疏》等著作均有内容极为相近的记述 , 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认为茶为聘礼 , 取其从一不二 , 决不改易的纯洁之义 。 因此 , 民间订婚有时被称之为下茶礼 , 即取茶性情不移而多子之意 。
茶被人们仰之为崇高的道德象征 , 人们对茶就不仅仅是偏爱 , 而更多的是恭敬 , 并引而为楷模 。 此时的茶礼 , 其内涵早已超出茶本身的范围而简直成为嫁娶中诸多礼节的代名词 。 《见闻录》载:"通常订婚 , 以茶为礼 。 故称乾宅致送坤宅之聘金曰茶金 , 亦称茶礼 , 又曰代茶 。 女家受聘曰受茶 。 "究其实 , 这是儒教的一种道德要求 , 即三从四德 。 显然 , 它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对妇女的不平等的道德约束 , 说到底 , 是把茶比作古代烈女一样 , 从一而终 , 各安其分 。 然而 , 尽管这种茶为聘礼的风俗其原义是为了宣扬儒家封建礼教 , 但从民俗角度看 , 仍有其积极意义 。 况且这种风俗发展到后来 , 人们也就逐渐淡忘了其原本肃穆的礼教 , 而纯然是作为一种婚礼形式 , 在一派喜庆的气氛中 , 也就无暇去追究其所以然了 。 江西农村 , 虽往日那般繁琐婚礼已大为简化 , 但迎亲那天在男女双方聘礼与嫁礼中 , 仍撒置茶叶 , 可见儒教古风犹存 。 江南婚俗中有"三茶礼":订婚时"下茶";结婚时"定茶";同房时"合茶" 。 有时 , "三茶礼"也指婚礼时的三道茶仪式:第一道白果;第二道莲子、枣儿;第三道方为茶 。 皆取"至性不移"之义 。 可见儒家礼义之深人人心 。
推荐阅读
- 中国茶道与道教
- 下 茶文化与宗教发展的联系
- 观音出家日手抄报
- 5分之5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区分
- 老鸦柿盆景的栽培与造型技术
- 抖音头像上的元宵挂件怎么获得
- QQ如何上传小视频
- 中国茶道的概念与内涵
- 生活在热带草原上的翠猴,不来了解一下吗?
- 无锡:外地春茶上市小心以陈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