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散茶、芽茶、叶茶的概念非常混乱, 有的甚至释义相反 。 如散茶, 宋时也称草茶, 南宋《韵语阳秋》对唐时宜兴贡茶考证说:“当时李郢茶山贡焙歌云, 蒸之馥之香胜梅, 研膏架动声如雷,……观研膏之句, 则知尝为团茶无疑 。 自建茶人贡, 阳羡不复研膏, 只谓之草茶而已 。 "由这里看, 散茶是不加研膏的草茶 。 但是, 在明·丘濬的《大学衍义补》(1487年)中, 其按称:"宋人造作有二类, 曰片曰散, 片茶蒸造成片者, 散茶则既蒸而研, 合以诸香以为饼, 所谓大小龙团是也 。 "这就是说, 宋朝的散茶, 不是"草茶",而正好是紧压茶类的团茶、饼茶 。
从文献记载来看, 中国茶类生产, 在两晋、南北朝和隋唐, 以采造团茶和饼茶为主, 但也有旅摘旋炒的炒青一类茶叶 。 所以, 茶叶的名字, 除团茶、饼茶或片茶一类的称谓外, 与这些紧压茶相对的, 还有"芽茶"、"散茶"一类的名字 。 毛文锡《茶谱》(935年前后)称:"眉州洪雅、昌阖、丹棱, 其茶如蒙项制茶饼法, 其散者叶大而黄, 味颇甘苦, 亦片甲、蝉翼之次也 。 "片甲、蝉翼是"散茶之最上"者, 以其芽叶的形状而名 。 这也即是说, 散茶是各种非紧压茶的统称, 其下还可以有片甲、雀吉、麦颗等一类专名 。 至于芽茶, 可以是散茶, 但也可以如毛文锡《茶谱》所说的蒙山"压膏露牙、不压膏露牙"和宣城用茗牙装面的小方饼--丫山阳坡横纹茶等一类的紧任茶 。 唐朝散茶生产、消费的数量不大, 有关散茶的记述也不多 。 至宋朝特别是南宋以后, 随散茶生产的发展, 史籍中正式出现"片、散"两种茶叶花色 。 片茶, 福建称为腊面茶或腊茶, 有的地方称为研膏, 属团茶和饼茶一类 。 散茶, 包括蒸青、本茶或炒青一类的茶叶, 有的地方, 把蒸青、炒青也称为草茶 。 明朝所称的芽茶和叶茶, 实际就是宋元所说的草茶 。 所以, 明清芽茶、叶茶的独兴, 从发展的角度说, 也可以称是过去草茶或散茶的盛起 。
元朝时团茶、饼茶主要用作贡茶, 民间一般只饮散茶和未茶 。 尽管元朝的茶类生产已转入以散茶为主, 由于充贡的建茶仍是龙团凤饼, 所以时人仍有以团、饼为"天下第一茶"的传统印象 。 入明以后, 如《馀冬序录摘抄内外篇》所载:"国初建宁所进, 必碾而揉之, 压以银板, 为大小龙团, 如宋蔡君谟所贡茶例, 太祖以重劳民力, 罢造龙团, 一照各处, 采芽以进 。 "即是指明朝初年, 建宁贡茶还一如宋制, 专以来造龙团凤饼等一类的紧压茶, 后来朱元璋认为这样太"重劳民力",才下令"罢造龙团",改造芽茶以进 。 这一改革, 从统治阶级的本意来说, 是通过轻摇薄赋等一些体恤民力的措施, 把社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 以稳定新建立起来的政权 。 但是, 在客观上, 对进一步破除团茶、饼茶的传统束缚, 促进芽茶和叶茶的蓬勃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明朝叶茶的全面发展, 首先表现在各地名茶的繁多上 。 如前所说, 宋朝散茶在江浙和沿江一带发展很快, 但文献中提及的名茶, 只有回注、双井、顾渚等不多几种, 但明代黄一正的《事物绀珠》(1591年)中, 其所辑录的"今茶名"就有(雅州)雷鸣茶、仙人掌茶、虎丘茶、天池茶、罗茶、阳羡茶、六安茶、日铸茶、含膏茶(邕湖)等97种之多 。
《事物绀珠》, 成书于万历初年;上述记载表明, 散茶或叶茶经过明朝两个世纪的发展以后, 在中国不但形成了如此众多的名特茶叶, 而且其地域从云南的金齿(治位今保山)、湾甸(州治在今镇康县北)起, 向北绵延一直到今山东的莱阳, 基本上各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的主要茶叶产地和代表名茶, 从而也奠定了我国近代茶业或茶叶文化的大致格局和风貌 。
推荐阅读
- 怎样识别茶叶质量的好坏
- 5款名茶的茶叶特征与假茶的区别
- 涌溪火青茶叶加工及采摘标准
- 唐代茶税是社保之税
- 世界上的“茶叶之路”
- 无性系茶叶良种种植技术要点
- 春茶需防“阴雨”
- 碧螺春茶叶新检测标准今年起执行
- 古代茶禁演变
- 茶叶的保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