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欧盟茶业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二 )

    经济有效的喷施技术是将农药尽量喷撒到目标靶体,但传统的常规喷雾,较多的药液并未落到靶标上,而是流失到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 。 据测定,采用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配孔径1,3mm的喷片对株高26cm的幼龄茶树进行压顶喷和仰喷,沉积在植株上的药液仅分别占29%和32%,其余都流失了 。 据此,我们将常规的喷片改为小孔喷片(直径0.8-1mm),雾滴直径在200/Mm左右,其好处是雾滴变细,用水量和农药用量分别节省50%和30%,工本费节省40%,而且提高了防治效果 。 此外,部分基地还引进了低容量喷雾技术 。 经试验表明,低容量喷雾技术具有高浓度、低容量、低剂量和低残留的优点,其用药量只有常规用量的50%,可节省防治成本46% 。     根据病虫害栖息活动部位不同,灵活采用不同的农药喷施技术 。 对分布在茶树冠面的病虫(如小绿叶蝉、茶叶螨类、茶尺蠖、白星病等),运用水平扫描法,喷药液量为小孔喷片187.5~300L/hh㎡,低容量喷雾15~22.5 L/hh㎡;对分布在中下部的病虫(如黑刺粉虱、蚧类、云纹叶枯病等),采用下倾双向喷雾法,用液量为小孔喷片375~750L/hh㎡,低容量喷雾30~37.5 L/hh㎡,喷幅1.5m(左右各半行茶树) 。     二、实施成效    实施项目前基地农残超标最严重的是氰戊菊酯,其检出率和超标率均为100%,其次为甲氰菊酯和优乐得,超标率分别为66.7%和48.5%,上述3种农药有检出就会超标 。 第三为三氯杀螨醇,超标率(茶叶MRL≤0.1mg/kg)为33.3%,滴滴涕和甲胺磷超标率较低 。 项目实施一年后,由于采取了本课题组的生产技术,茶叶中农残有很大幅度的下降,虽仍有一些农药被检出,但均未超过欧盟有关标准(表4) 。 2000~2001年基地生产的1200t多白茶、绿茶、花茶、红茶及乌龙茶,经进口国确认全部达标,顺利出口,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