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茶人张源在其《茶录》一书中单列“茶道”一条 , 其记:“造时精 , 藏时燥 , 泡时洁 , 精、燥、洁 , 茶道尽矣 。 ”张源的“茶道”概念含义较广 , 包括造茶、藏茶、泡茶之道 。
晚明时期的茶人陈继儒在《岕茶别论后》中言:“则岕于国初已受知遇 , ……第蒸、采、烹、洗 , 悉与古法不同 。 而喃喃者犹持陆鸿渐之《经》、蔡君谟之《录》而祖之 , 以为茶道在是 , 当不会令庆叔失笑 。 ”明代后期流行散茶瀹泡 , 岕茶属蒸青绿茶 , 因当地的环境易染沙尘 , 故泡茶前必先洗茶 , 故谓其“蒸、采、烹、洗 , 悉与古法不同” 。 陆羽《茶经》倡煎茶 , 蔡襄《茶录》倡点茶 。 陈继儒生活的晚明时期 , 泡茶流行 , 不但煎茶早已绝迹 , 点茶也已淘汰 。 所以陈继儒批评了那些仍固执地坚持认为茶道唯在陆羽《茶经》、蔡襄《茶录》的迂腐观念 。 陈继儒的“茶道”则包括“蒸、采、烹、洗” , 为“制茶、泡茶”之道 。
由上可知 , 中国古代的“茶道”概念 , 不仅涵盖“饮茶之道”、“饮茶修道” , 而且还包括“采茶、制茶、藏茶之道” , 涵义较广泛 。
推荐阅读
- 中国历史名茶
- 清朝的品茶方法
- 中国茶道-茶文化
- 中国历史上的闽南茶叶国际贸易
- 茶马司是最早的茶叶管理机构
- 奇特的蒙古族“茶道”
- 古茶道上晋商车辙至今仍存
- 介绍8种中国茶道
- 茶道
- 中国有着怎样的茶道历史